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水做的江南 科学就是科学 把银行搬进“四叶草” 不可不止 周涛的神来之笔 从“拉郎配”到“秒杀族”
第13版:夜光杯 2023-11-27

不可不止

李佳

看电影《拯救嫌疑人》,我曾感动到流泪——当大律师陈智琪(张小斐饰演)在庭审结束时说,我还要为一位母亲讲另一个真相的时候,她用一段与辩护无关的陈词,告诉这位母亲,也告诉所有人,被害女孩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一段,异常温暖。人的尊严,甚或超越生命,而这段为尊严的发声,也由此有了超越法律公正的力量;在法庭、这个法律的主场上,甚至比判决本身更深刻地唤起人们的共鸣。

本以为到此为止,已经开始在心底里回味。没想到,剧情急转直下。在一条僻静无人的窄巷,刚刚被“拯救”的嫌疑人丹温(洪浚嘉饰演)猝不及防勒住小狗的脖子,随着他扭曲的五官,几乎所有设定都遽然反转:“小白兔”变成“大灰狼”,“大灰狼”成了“工具人”,被害人的母亲反而某种程度上成了大BOSS,大律师却知法犯法……而观众刚刚生成的感动,还无从安放,就被迅速驱逐,仅存的几缕,也“变质”成惊诧。

讲故事、写文章,“初无定质”,唯在兴致勃勃。“兴”是文章的气韵、故事的脉动,“兴”的持续,是故事的生命,“兴尽”了,故事也就没有了继续下去的必要;“兴尽”后,故事是死的。那么,何时兴尽?难讲。每个故事都有个性;就像春夏秋冬四时,各有其味,谁也不是谁的完成。讲故事,如同一个轮回,可以无限延展,故要懂得取舍。不同的故事,兴尽点不同,没有章法成规。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并非走到结局的,才是好故事;好故事,不一定完整。有生命的好故事,可与读者建立互动,感染、震撼、浸润对方的心灵。

其实,世间有许多杰作,都“不完整”,或戛然而止,或只讲了片段。《平凡的世界》结束在孙少平受伤之后,并没有给他一个明亮的未来;《罪与罚》在拉斯克尼科夫的服刑生涯里收场;《城堡》更过分,主人公K甚至还没来得及在新生活中安顿下来;尤其是《红楼梦》,它的“未完成”是一代代“红迷”的心之所憾,而所有的“续红楼”又都成了狗尾续貂,经典在于知止,兴尽而返,才能恰到好处地留白,从而言有尽而意无穷。

反观这部电影,故事在陈智琪的庭审陈词前,已基本走完了起、承、转、合,不仅有几个不错的反转,逻辑也说得通,而且将观众的情感体验推上了高峰。此时未止,竟依旧喋喋不休。我能理解主创的想法,他们还想进一步放大母爱和其他价值的冲突,制造更多两难抉择。但这就如同一桶水,本已装满,却又被不停倒进。于是,水洒了一地,观者无所适从,情感四散奔逃。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