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上海,秋叶飘零气温骤降,在外滩等候游客集合的导游徐旦旦却一点也不担心:“虽然天气很冷,却还是‘冻’不住大家的热情。”这位全国导游大赛上海预选赛铜奖获得者将率先带团畅游“艺术上海”。
在“外滩源艺术行半日微游”这条由春秋旅游新推出的线路中,徐旦旦带领市民游客行走在外滩源,一同探索、感受上海的艺术气息。走在外滩源,从划船俱乐部,到新天安堂、教会公寓,再到英国领事馆、女青年会大楼、安培洋行,最后经由贝浩登画廊游览到经纬艺术中心……在风格迥异的建筑之中,穿越百年历史,“阅读”建筑背后的故事,“触碰”那些弥漫在历史里的芬芳气息。例如,来到虎丘路27号,可以在百年建筑前聆听琥珀大楼的前世今生;走进贝浩登画廊,则会在建筑与绘画作品中,感受海派文化的视觉和思想的双重冲击,寻找隐藏在摩登建筑里的艺术基因。
今年以来,“City Walk”(城市微旅行)收获了越来越高的热度,在年轻人群中也越来越受欢迎。在游览过程中,女游客小王告诉记者,她是大四学生,已参加过三次类似的活动。对她来说,“City Walk”更加自由,在城市里走动的时候可以随意地欣赏风景,将平时工作学习的疲惫一扫而光。而且,与自己独自出游不同,在一个游览团里,可以互相探讨、互相交流,发掘大家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见解,不会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艺术类的微游,不过平时我也挺喜欢一些关于艺术主题的东西,所以对这一次也很期待。”小王说,她身边的同龄人喜欢参与城市漫游,可以探索更多、收获更多。
“可能其实大部分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那么从我们做旅游的角度上来说,‘City Walk’这个产品其实是以自己的角度作为工具行走在城市当中,然后用这种比较缓慢又比较细致的方式去了解城市,足迹也好,故事也好,我个人认为这种方式其实就算是一种‘City Walk’。”春秋旅游微游产品经理柯一鸣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从2020年开始,春秋旅行社就开始设计布局类似的城市深度旅游线路,当时最早的项目的名字叫“永不拓宽的64条马路”,今年产品火爆之后就尝试在路线中融入网红和时髦的元素,在未来则会尽量把在马路上的一切元素都融入到旅行产品当中去。除了现在的博物馆、艺术场所外,还会尝试进入一些剧院、演出场所等,加入坐下来看一场演出等内容。柯一鸣说,考虑到博物馆、艺术场馆等区域的人数承载能力,一次游览的人数设定在15人以下,通常会是10个人左右。这条线路的频次并不固定,在春秋这两季,气温比较适宜,风景也比较好,相应的频次就会多一些。线路通常是面向有一定的文化底蕴的、喜欢了解自己居住城市的中老年游客,近年来体力较好、喜爱户外运动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在旅游旺季的时候,也会接待一些外国游客。
从永不拓宽的64条马路,到“建筑可阅读”,再到“海派城市考古”,上海的城市“City Walk”时有新意。2023年11月9日开幕的第五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期间,春秋旅游对外发布3条艺术之旅线路,分别是:感受古典与摩登并存的外滩源的“外滩源艺术行半日微游”,驻足倾听苏河诗篇的“苏州河艺术行半日微游”,以及嗅着书香住进光影世界的“看美展、来海考、住艺术酒店二日微游”。
春秋集团总裁王炜表示,期待市民游客跟着专业讲解者,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行走在斑斓的色彩中,趣游海派建筑,探寻艺术地标,感受海派文化魅力。
本报实习生 李欣阳 本报记者 杨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