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盼沪语“蒸蒸日上” 近郊处的这份“小笼”笑料多 商圈里的这条“弄堂”乐趣多
第7版:文体汇 2023-12-03

商圈里的这条“弄堂”乐趣多

12月2日,和每个周末一样,上海滑稽剧团旗下的闹猛喜剧团在北外滩来福士城市集市的弄堂里,用上海话为市民和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讲述这座城市的温暖与感动。满头白发的阿婆带着3岁的外孙女重回弄堂,推开剧场的大门,台上讲述的弄堂回忆萦绕在阿婆的心头,3岁的小囡抱着玲娜贝儿走上台,也用上海话讲述自己在家和爸爸妈妈的幸福生活……

从北外滩林立的高楼中走进城市集市,瞬间就把人们的思绪拉回到三十年前的上海:东大名路的老式路牌,少年宫门口吹号少年的雕像,有些锈迹的工厂铁门,店铺里的热水瓶和搪瓷杯,挂着天线的老式电视机里放着《股疯》《十六岁的花季》……老人们徜徉其间,弄堂的点点滴滴都涌上了心头。在这条老弄堂里,上海话也一样,保留着原汁原味,闹猛喜剧团继承了上海滑稽剧团“姚周”的传统经典,中老年观众往往都冲着滑稽剧团名头来,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传统独脚戏、上海说唱的魅力。

在弄堂里也不止是回忆。只要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条老弄堂里也融入了不少现代的品牌,比如时下流行的咖啡店、火锅店等等,因此这条老弄堂里的上海话也一样,加入了新的时代特色。比如闹猛喜剧团带来的亲子秀演出,演员们不仅会像从前在弄堂里乘风凉一样嘎嘎讪胡,说说唱唱,也会在传统经典基础上,融入了漫才、沪剧等各种新的表演形式。这样的氛围,让老人和年轻人能一起走上舞台,用上海话说说笑笑。

演出也不再似从前,只是演员演,观众看。在互动中,90后的演员阮继凯在演出中能接住观众和小朋友们抛来的各种梗,演员们还会邀请大小观众一起上台表演,让小朋友可以用上海话讲讲自己的生活,有的小朋友说:“我以前没有见过弄堂,我住的是楼房。”也有的小朋友会上台和演员聊聊梦想,“我想当游泳世界冠军!”“有志气,你练了多久游泳了?”“1个月!”……在这样互动和欢笑中,可以看到如今三四岁的小朋友上海话说得非常地道。

除了亲子秀之外,从7月起,闹猛喜剧团还为观众带来了海派互动体验剧《欢迎入戏》,故事也是用上海话讲述都市里的爆笑故事:因为一瓶加了绿茶的啤酒,三对都市男女围绕着“孕与不孕”上演了兵法三十六计。观众也会被邀请上台,成为剧中的一部分,一同探索故事的结局……很多外地游客也参与其中,在舞台上学说上海话,不亦乐乎。

上海话是这座城市的符号,希望更多的文艺工作者像上海滑稽剧团这样,走入商圈,与时代同频,贴近当下的生活,让弄堂里的上海话串联上海的过去和未来。

本报记者 吴翔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