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金旻矣)体育运动、垃圾分类、古树保护……新年伊始,上海又一批各具特色的公园绿地“上新”。记者从多区获悉,上海持续推进“千园工程”,加快建设公园城市,多座新建改建公园近期迎客。
汤巷公园 东至康新公路,西至外环罗山路立交,南至康人路,北至A20外环高速,改造总面积71.12万平方米。春天,这里有1公里的樱花大道;夏天,500平方米的荷花、3000平方米路易斯安娜鸢尾和八仙花随风摇曳;秋天,500米长的杉林步道与色叶乔木变幻出斑斓秋景;冬天,200株蜡梅和红梅傲雪凌霜。公园是本市“十四五”体育公园重点建设项目,改造后提供2.3万平方米的健身、运动场地,球场数量从7片增至10片,新增一片11人制足球场、2片篮球场。运动类型则由4种增加到6种,包括足球、篮球场、网球、门球、滑板、动感单车等,在智慧预约平台上可以“一键预约”运动时段。
建民绿地公园 东临中山北路,南靠住宅小区,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绿化率约80%,现升级为一个富有创意的垃圾分类IP公共环保空间。一条2米宽的环形步道被涂上垃圾分类四种标志色——红蓝棕黑。沿步道前行,四个功能区遍布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比如科普长廊顶部装有镂空金属铝板,向市民科普再生资源相关知识,侧面利用废旧镀锌钢管为骨架,贴有卡通图案和再生制品实物,完整展示了可回收物从居民端分类变身到再生制品的完整过程。“宜起享低碳”互动区则用旧轮胎、旧木材、旧金属、废塑料、牛奶盒等打造,小朋友可以了解旧物循环再利用过程。
古树园 位于杨浦区创智天地10号楼西南角,内有一株编号为1911的二级保护古香樟和一株编号为10—025的三级保护香樟后续资源。两株香樟姿态优美,冠大荫浓,古香樟高约18米,最大冠径达25米,后续资源树高约19米,最大冠径约18米。
改造中,古树保护管理部门聚焦古树的科学复壮,使用树体健康探测仪(PICUS)、雷达探根仪对古香樟开展“健康体检”,并采用安装水位观测井监测地下水位,使用菌肥、活力素等新技术改良土壤、修复树体。设计中,古香樟园以写意山水为理念,增添了景石、旱溪、花境、地被、覆盖物等景观小品,也将古树特色凸显。原有树下郁闭空间也被打开,市民可更直观感受古树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