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玲珑
立春这天,我将自己微信的封面换成了轩窗外的一树梅花,是清雅的白梅,一树的梅朵,宛如漫天的繁星般光华璀璨。旁边还题着一句杜耒的诗:“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梅花是春天的象征,二十四番花信风始于梅花而终于楝花,梅花一开就预示着春天的来临,所以才会有范晔的那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二十四番花信风的说法出自南朝梁的《荆楚岁时记》,所谓花信风,就是指某种节气时开的花,因为是应花期而来的风,所以叫信风。人们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花为代表,叫做这一节气中的花信风,意即带来开花音信的风候。在这一记载中,一年花信风梅花占先,楝花殿后。宋人郑獬的《探春》就有这样的诗句,“与君试去探春信,看到梅花第几花?”有一个词叫做“梅花消息”,频繁出现在古诗词当中,比如朱敦儒的“经过子陵滩畔,得梅花消息”;比如陆游的“梅花消息动江边,渐见新春换旧年”。
过去在冬天,人们还通过九九消寒图的形式,祈盼春天的到来。九九消寒图有一种风雅的“画九”之法,是在白纸上绘制一幅寒梅图,画面上九朵梅花,每朵九瓣,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瓣,每涂一瓣梅花就觉得离春天更近了,等涂到九九八十一瓣梅花就春满人间了。明末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就有记载:“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
河堤有一片梅林,植着百十株梅花,有红梅,有绿萼梅,每当春天来临,梅花开放,云蒸霞蔚,在梅林中穿行,落英缤纷,清香阵阵。这天天气晴好,惠风和畅,俨然是阳春三月,梅花还未盛开,但是已经有了花苞,淡绿色的枝条上缀着几粒红色的花苞,像珠玉一般,姜夔有诗,“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说的就是梅花。梅花虽还未开,但是春天已经在孕育当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