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蔚
发现了吗?今年冷面上市特别早。四月中旬,就有老字号面馆贴出“冷面上市”的广告。上海人爱吃冷面,而且还是独有的海派风味冷面,这是本地饮食的传统。
“海派冷面”是上海人夏天的标配餐食。在我国天南海北,到处都有冷面,但做法各不相同。比如,我国东北及东亚邻国,他们叫凉面,有的还是盛在冰水里的,吃一口,连牙齿都会冻得一哆嗦。苏州的饮食习惯与上海几乎没啥差别,唯独冷面大相径庭。著名的得月楼每到夏季必推糟油冷面,就是用糟卤拌冷面,店家再怎么推荐,好像很多上海食客都是婉拒的。上海冷面讲究清爽、有嚼劲,清冷面吃着也开心。最经济实惠的浇头是青椒肉丝绿豆芽,还有双菇面筋,如果配糖醋小排、红烧大排等,那最好是要“过桥”的,不太适合拌在冷面里。
吃上海冷面是要搭汤的,大多数店家供应的是咖喱牛肉汤或鸡鸭血汤,好是蛮好,但总觉有种忽冷忽热的感觉。其实,上海冷面的“最佳伴侣”是刨冰,可惜,现在卖刨冰的面馆越来越少了。
北方冷面是锅里煮熟后过凉水降温的,上海冷面是蒸熟后用电风扇吹凉的,所以,上海冷面对制作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你去看,一般的小店铺、社区食堂是不能也不敢卖冷面的,因为没有单独的操作间。这也是上海冷面保证质量、传承工艺的重要环节。难怪,惯于在大场面周旋的宝总,请玲子吃冷面也是那么郑重其事,不仅不显得寒酸和小气,反而是对海派饮食的一次隆重宣介。
“汽水冰淇淋只可解渴,却装不饱肚。在这场合,冷面便成了他们唯一的需要品……”这段文字出自1934年的《申报》,写上海冷面的发源史。用现在的话说,美食的创新也是要靠“需求驱动”和“市场导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