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荣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上海16个区的体育部门都派遣了体育工作者积极投身疫情防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有近500余名上海基层体育工作者以志愿者身份参与抗击疫情,其中各区少体校教练职工成为了骨干。
疫情发生后少体校停训了,但徐汇区四所少体校的工作人员积极奔赴社区一线抗击疫情。徐汇区青少年水上运动学校书记、副校长凌继东参与了徐汇体育系统首批赴田林街道志愿者突击队,并成为这支队伍的临时党支部书记。平时在游泳池边上掐秒表,来到居民区门口的凌继东拿起了测温枪,为小区把守大门。此外,他还要带领队伍帮助社区排摸人员、拿送快递、登记口罩,常常一工作就是一天。回家后,他还要指导运动员进行线上训练。“关键时刻,作为党员就要冲在前面,我们希望能够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
宝山二少体校的篮球教练马姚洁作为青年志愿者来到了上海铃兰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当起了“纺织女工”,助力口罩生产缓解用工短缺问题。签到、测体温、洗手、消毒、穿戴一次性防护服……光是准备工作就一点都不能疏忽;检查口罩是否有瑕疵、整理、装箱,看似简单,但在开足马力连续工作8小时,重复上千次后就变得枯燥,手也变得酸痛。
对于虹口区凉城街道凉一居委会书记杜瑾来说,虹口区少体校田径高级教练周斌已经成为了她的“得力干将”。消毒水搬运的体力活、口罩登记发放、上门排摸人员情况、为老年人送菜、张贴告知单……各种繁杂琐碎的工作周斌都能干,而且体力好,在外面一干就是一天。自2月1日开始,虹口少体校就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体校的七名工作人员深入虹口居民区一线与居委会结对开展工作。作为年轻教练员代表,周斌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了这支队伍。
报名成功后,周斌被分配到凉城街道凉一居委会工作。每天上午8点半到位,一直要工作到下午4点半,一周休息一天,自从“上岗”后,周斌几乎没有准时下班过。凉城一村是一个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小区,其中还有不少孤老。对此,周斌积极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积极与老人交流沟通,通过先获取一部分老人的理解和支持,再让这些老人去说服其他人也理解、支持、配合居委会工作。
看到居委会的同志们一天工作下来都很辛苦,周斌还为他们专门编排了一套放松操,通过4-5个柔韧性、拉伸性动作,就可以缓解一天的疲劳。高效率工作加上专业放松操,周斌得到了居委会所有同志的认可,也让他们充分意识到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居委会的叔叔阿姨们开始主动帮周斌招生,在居委会的支持和居民的认可下,周斌已经成功预约招生了四名青少年。
上海这座城市的居民小区里、高速出入口、楼宇里、园区里、口罩生产企业的车间里……到处都有上海体校人抗击疫情的身影,他们挺身而出冲锋在第一线,他们在工作中体现出的服从大局、不畏艰险、团结一致、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更是给大家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