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哥
昨天在一个马拉松群里相互冒头找“存在感”,看到了一张帖子,大意是“健康专家表示:大型活动最快或将于2021年秋季方能回归……”
于是乎,北马团队,汉马团队,广马团队,奔跑中国……哀鸿遍野。
近年来刚刚兴旺起步的体育产业,还没熬到收支平衡阶段,就遭遇如此疫情。比赛停止了,健身房关门了,大众户外运动不能聚集了。加上奥运会推迟,全国冬季运动会遥遥无期……体育培训玩直播?那顶多叫望梅止渴!
体育产业在疫情阴云中要挣扎着活下去,如何突围?依我看必须从数字体育、科技体育寻找突破口,要谏言体育管理部门放开电子竞技市场管控。趁着大家还有两口气,结成英雄联盟,展示王者荣耀,开踢实况足球,挥戈三国争霸……突围!突出新冠病毒的重重围剿,让守望先锋的体育产业绝地求生。
总之,体育产业要做好两年艰苦卓绝的准备,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电子竞技,在我国体育管理部门眼里一直都处在边缘位置,总有“游戏”“网瘾少年”“影响青少年健康”的各种负面议论。因此相关体育管理部门,提到电子竞技都恨不得躲得远远的。即便是2018年的雅加达亚运会,电子竞技得到亚奥理事会批准成为“表演项目”,但中国国家队的组建还是被甩给了文化部门负责。
电竞在体育界遭冷遇,理由当然可以是“网吧、游戏”由文化部门管理的借口。
相比较来看,电子竞技的命运就不如台球好。按我们国家的行业管理规定:开台球厅,建台球俱乐部也是要由文化管理部门来批准的。但当台球运动员参加国际大赛,参加亚运会,参加斯诺克、九球的职业比赛时,还得理直气壮地站在体育舞台。
在今年年初疫情爆发前,参加了一个有关体育产业发展的研讨会。在这个会上就有多位体育经济学者、体育产业运营机构的代表提出新观点:按照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要超过5万亿的目标,那么电子竞技运动带来的产业效益至少要占到5000亿。
从今年年初发布的《2019中国电子竞技行业发展白皮书》来看:2019年中国电竞行业继续处于上升期,电子竞技产业规模达到1102.2亿元,电竞用户达到4.4亿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与潜力的电竞市场。
我不知道祖国各地做体育产业的同行过得如何?但从身边做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体育经纪、体育旅游、体育培训的各体育产业运营机构看,日子过得都很艰难。
但有一个国际动向需要注意,就是自去年年底国际奥委会《第八届奥林匹克峰会宣言》提出“同意对电子竞技与游戏采取两种速度的合作方式”后成立的国际电子竞技联合会(Global Esports Federation)在疫情期间异常活跃。他们在“用电竞连接世界”的口号下,迅速召集了来自全球体育、电竞、科技、商业领域的70名专家,组成GEF执委会下的八个工作委员会,加紧布局电子竞技与体育多领域交流与融合市场。
春天来了,春江水暖鸭先知,向阳花木早逢春。
尽管疫情当前,但也是世界上新一轮数字经济面临多方面机遇的时候。如果我们的体育产业借助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科技体育、电子竞技,则必将对疫后复苏、吸纳就业、消费迭代产生合力,极大推动数字时代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