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宇阳
昨天,广州恒大新主场正式开工。过去几年,我有幸走访了全世界不少著名球场,而未来几年中国肯定会有不少新的专业足球场问世,我本人更关注的倒也不是球场外观,而是内在如何更好地服务于足球本身,如何让球迷的观赛体验能得到根本提升。
举办2018年世界杯半决赛的球场,俄罗斯圣彼得堡泽尼特竞技场。两个细节至今让我难忘,第一是球迷入场后可以乘自动扶梯,很轻松地来到上层看台。第二是圣彼得堡球场全场W iFi覆盖,在68000名观众入场情况下仍然确保网速不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德甲沙尔克04的主场。这个球场是2001年建成投入使用,至今这么多年过去了,2018年我去拜访时,并不觉得这座建成于17年前的球场,有任何地方落伍。
这座球场里的草坪可以通过轨道全部平移到外面的停车场位置,确保了草坪可以在没有比赛期间能得到足够的阳光和通风。要知道大型体育场里的草坪通风和光照一向是个难题。另外,沙尔克04主场球场的顶盖也是可以完全关起来的,哪怕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体育场很容易可以变成一个巨大的室内体育馆。如果不考虑成本的话,关闭的顶盖在暴雨等天气恶劣的情况下绝对可以提升球迷观赛舒适度,并且可以增加体育场的实用功能。
这几年欧洲新建球场在外观上大都比较简约,而在功能性和科技含量以及人性化方面,却做得越来越到位和精细。
希望在中国未来即将出现的一些专业足球场上,也能让我们看到这些来自细节和内在方面的真正的亮点。
另外还想提醒一句,从商业开发角度,建造者肯定希望体育场和商业结合得更加密切一些。不过体育场如果真的想承办世界大赛的话,附属的商业设施还是要慎重一点。
在大赛举办的时候,体育场附属的这些商业元素都会经受国际足联严格的筛选和清理,只会留下一些最基本的商业服务机构,比如说VIP的餐饮供应、吉祥物标志产品销售点和赞助商的展台等等。如果一个球场和商业设施捆绑过于紧密,甚至会成为申办世界大赛的障碍。
多一个没跑道的专业足球场,肯定比多一个奥体中心好,所以对中国足球而言,恒大新建足球场首先是个好消息。
10万人的设计观众容量,勇气可嘉,这样的容量,承办大赛揭幕战或者决赛都绰绰有余,而作为平时联赛主场,大多数时候可能会出现坐不满情况。俱乐部主场最适合的容量,60000多已经基本足够。当然,这个就要看恒大专业球场的定位了,除了刚才说到的未来的大赛之外,这也像高层建筑的高度,假如许老板目的就是为了建造一个全世界容量最大专业足球场,从打造知名度角度出发,也无可厚非。
至于今天外界争议最大的外观,这个只有让时间去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