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耀东率队卫冕全运会男足金牌
本版撰稿 首席记者 刘闻超
东方绿舟训练基地,从这里进进出出的“冠军”不少,别的不说,单单足球项目,在过去的三届全运会男足U20组别队伍,就都来过这里磨练。
基地最里侧的那排小平房,是成耀东和他的教练组平时的落脚点,自2010年年底接手1993-1994届全运队以来(前期曾驻扎过奉贤洪庙基地),就再也没有变更过。尽管到目前为止,有关方面尚未对未来中国国青队的构成有正式通告,但业内对于成耀东继续出任主帅一事呼声很高。至于他自己,在多重角色变化的同时,更为享受的还是考虑业务本身。
外界正在热议的这支国青,正是2017年以奥运希望队名义,征战过上海金山杯青少年足球赛的球队。出生于2000-2001年的这批球员,也是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适龄球员,可想而知他们身上肩负的使命。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球队,却始终在各种徘徊中成长。别的不说,单是主教练一职,前前后后就已经换了不下四次,个中原因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中国足球,从来不缺弯路,这原本不是一件新鲜事,毕竟要区别于国外高水平地区的足球发展模式,我们就需要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在成耀东上一次接手球队时,留给他带队备战和出击正式比赛的时间不到一年,一直以来,成耀东都承认,要想整体提高中国足球水平,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而中国足球在冲击阶段性目标过程中需要的,则是于短时间内、抑或个别场次中做好去冲击强手的准备。要做到这一点同样很难,但不是没有可挑战的办法。
往前一步去尝试,总比待在原地接受命运要强一些。就这样,国青征战乙级联赛的想法被摆到桌面上去讨论,事实上,这是成耀东在青训领域工作多年,并且从各个方面观察和了解中国青训现状后,得出的一个可行性建议。这样的事情,在成耀东身上出现过不止一次,早在第一次拾起上海1993届全运队教鞭之前,名义上是临危受命,但至少他已经对球队和同年龄段其他省市的球队做过一定了解,还记得上任之初他说的那句,“没有信心,就不会选择接这支球队了。”当然,客观来讲,接手地方队与接手国字号球队区别不小,可是,就像他自己过去所说的那样,“把该做得事情做好就行。”至于结果,是一种水到渠成,更何况,足球本身也需要一些运气。
未开“直播”但不排斥——
会合理地接受新生事物
上港的1993-1994届队员中,有不少曾经出自那支夺冠的全运队,当时成耀东在他们口中除了“成指导”外,还有一个外号叫“东哥”。从日常训练,到后来弟子们的恋爱和成绩,“东哥”都挺关心,这么些年过去了,曾经这批U20队员,一个个都已经来到二十六七岁的职业生涯黄金期,倒是在他们眼里,这些年的“东哥”变化不大,反而还瘦了一些。
“在基地里的话,一日三餐等于要在宿舍和食堂之间走三个来回,再加上平时正常的走动,一天基本上能有个10公里差不多。”成耀东笑着说。绿舟基地好似冠军们的摇篮,远离市区使得在里面驻扎的运动员们有个安静的训练环境。作为上港青训总监,成耀东每天都挺忙,与教练组成员们的每天例会、逐个了解梯队情况,乃至应对来来往往的媒体等,现在眼看着国青征战中乙一事大有成为现实的趋势,或许未来不久,绿舟基地还要更忙碌一些。
青训是一件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事情,但足球在中国又是一项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结果重于过程的运动,这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矛盾的存在。成耀东说,要去寻找符合中国特色的那条发展道路,尤其是在孩子们逐步走向20岁这个阶段,如何平衡好学业、职业生涯以及家长等各方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站在纯粹足球人的角度,他完全懂得规律的意思,在两次率队冲击全运冠军的过程中,先后有队员于半决赛和决赛中罚丢关键点球,可成耀东觉得,最差的后果无非是“大不了再来过”。说到底,这也只是球员们在20岁时的一个经历而已。
愿意接受和寻求“新鲜”,同时又不失传统,这大概就是“东哥”给人的印象。还有一个例子或许能从侧面反映出这一点,现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现役或退役足球人加入到“视频直播”的大军,那么有没有人也建议他去开个直播呢?“可能也是知道我不会开,所以就没人叫我开了。”成耀东笑着继续说道。“可能我比较‘老土’?其实我觉得这是挺好的一件事,我们要接受这个新生事物,人有时候容易固守在原有的想法里,可一旦有新的东西出来,应该要去鼓励,当然如果一个单位或者一个组织有相关方面的规定,那么不能做的就是不能做,反过来说,如果没有的话,去尝试一些新鲜事物也是好事,有助于拓宽你的视野。”
现在,自嘲有些“老土”的东哥,继续着自己的青训工作,53岁的年纪无疑是一名职业教练的黄金期,倒是手底下带的这批队员,一届比一届小。成耀东曾经说过,在青训层面,他能够收获到一些带职业队时所无法感受的经验和成长。现在来看时间越久,他似乎越享受,他有信心中国足球会在下一个十年变好一些,至于他自己,也正作为其中一员,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尝试。
十年青训路 深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转眼间,成耀东在足球青训领域,已经干了十年多了。2010年底,接手上海1993届全运队,利用两年时间乙级联赛锻炼,于2013率队问鼎成功。在那之前,他刚刚从职业队帅位上退下来没多久,迄今为止,依然保持着本土教练连续执教一家顶级联赛俱乐部球队时间最长的纪录。
他当然可以找点别的事情做做。从球员岗位退下来后,成耀东在许多角色上几乎都是“无缝衔接”,主教练、俱乐部总经理等,过去十年里,他也一度返回职业舞台,最终因理念目标无法与申鑫契合而告退。离开申鑫后,成耀东彻底扎根青训,带队期间,有很多习惯他不曾变过,比如强调纪律作风,在最容易有叛逆心理的17岁-20岁球员层面,要做好这些工作并不容易。当年的那支1993-1994届上海全运队,在全国范围内一度不被看好,甚至有人说,这支球队的整体水平“最多八强”,结果这群小伙子一路过关斩将,决赛中经过加时绝杀东道主辽宁队,登顶之余也展示了冠军级别的意志品质。
成耀东曾经用张琳 的例子来鼓励当时的这群弟子,出征之前,他曾在训练场上问大家:“你们的目标是什么?”不服输的少年们喊出了“冠军”的口号。男子汉大丈夫,自己说出去的话可不能随便食言,夺金路上,上海队付出了最多的血汗,才收获最后喜悦的泪水。相同的一幕,在四年后的天津重演,这一次,上海队通过加时以点球战胜浙江队,上海足球得以顺利实现足球项目四项冠军的大满贯。队长雷文杰后来回忆:“每到夏天时,一堂训练课就要喝掉好几箱水,我们一定是练得最苦的球队。”
两届全运外加两个备战周期,这一搞就是八年。两次夺冠之后,上海代表团回程大巴上播放的歌曲风格截然不同,由此彰显着两代年轻人身上不同的烙印。2017年率队卫冕时,成耀东50岁,和四年前一样,我当时再度问及他今后的打算,在谈及如何选择未来的落脚点时,成耀东提到了“稳定的环境和熟悉的配置”等字眼,而这些无不契合他如今身处的青训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