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亚冠与限薪 蓝月亮要凉? 申花上港  田忌赛马 注定结局的尘埃 冷暖多哈
第A02版:专栏 2020-11-25

注定结局的尘埃

沈雷

沈雷

11月21日,在被江西联盛1比1逼平后,北京人和再遭降级厄运。两年内,他们从中超一路滑入中乙。

由于人和集团已不再对球队注资,北京人和本赛季已经陷入欠薪危机之中,如今连中甲资格也没能保住,很可能意味着球队就此解散。从陕西到贵州再到北京,人和辉煌过,沉沦过,这一路流浪,似乎在2020年终于走到终点。

人和中卫万厚良在赛后当着转播镜头落泪,34岁的他说这可能是自己最后一场职业赛,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这样的场面不禁令我感慨。在这支球队搬迁西安前,它曾是动摇过中国联赛格局的上海球队——上海国际,及其前身上海中远。

万厚良是目前这支人和队中唯一一位曾经属于上海国际队的球员。2005年时,年仅19岁的万厚良被国际队提拔到一队,并在上海德比等关键场次中出场亮相,当年绰号“六抽”,因为体力只能坚持60分钟,如今的江湖上没几人还知道这个用上海话才能念出神韵的名字。而将北京人和送到终点站的江苏联盛主教练黄勇,也曾是上海国际队的一员,这位原健力宝中场球员在八一队解散后来到上海,与万厚良做了数年队友。历史就是那么吊诡。

随着万厚良的退役和北京人和注定难逃的解散,那支曾经距离辉煌只差一点点的上海国际(中远),也就此彻底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历史不能假设。但不得不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如果2003年最后一战,不是因为几位核心队员收受贿赂而放水,上海国际队得到了那个冠军,这支球队会被迫在两年后远迁西安吗?

其实在争冠当年,俱乐部的投资主体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果真能夺下这个冠军,已经陷入财政困难的上海国际可以为自己换来更大的生存空间,这也是当年天津泰达首先找到俱乐部,却被管理层拒绝的直接原因。但至于四五年后又会如何,任何预测都没有论据。即使捱过那个中国足球最黑暗最低潮的时期,多数俱乐部也如同无本之木,注资的母公司看重的是足球带来的广告效应,或是将足球视为换取政策的资本。进入2010年的泡沫经济时代,让众多从业者陷入狂欢,但足球俱乐部的核心实质没有任何改变,潮水退去,那些赤裸的泳客纷纷倒下。而北京人和,正成了这段历史最好的缩写。

2002年12月23日,当时尚未改名国际队的上海中远乔迁新居,耗费8000万元打造的基地当年在国内属于顶级。意气奋发的徐泽宪站在基地主楼二楼的阳台上,手指着楼下的训练场说:“我要打造一家百年俱乐部。”仅仅18年后,一切物是人非。唐陆公路888号的基地曾经空置多年,如今成了电商公司的物流基地,足球场早被夷平,只有室内球场得以保留,仍在对外营业。当年叱咤风云的徐泽宪如今身陷囹圄,其副手王国林殁于业余赛场,而一众球员早已散落在天涯。

中远也好,人和也罢,不过是中国职业足球历史上的一粒尘埃,而它的结局,一早便已经写好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