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样的结果,其实我在昨天事先是有预感的。因为赛前申花的积分形势是最有利的,只需要保平即可进入争冠组。而国安的后几场比赛,队员都保持着一个不错的状态,整个球队处于上升期。在我看来,申花还是没能过心理这一关,背上了“保平”的包袱,因为“打平”两个字深深根植于球员的脑子里。而事实上,球队最后仍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比赛前16分钟,国安就给申花来了“三闷棍”,直接扼杀了比赛的悬念。纵观全场,我感觉国安在两方面做得比申花好。一是心理,对于这场比赛的重视程度,国安要远高于申花,求胜欲也比申花强。国安只有赢球才能进入争冠组,而且首回合失利,这场肯定不会束手就擒,提前进入了比赛状态。二是战术,国安的节奏非常快,中前场的攻防转换迅速,这让申花特别不适应,整体的防守跟不上,后场便暴露了较大的空当。
申花前两个失球,一个是阵地,另一个被国安打了反击。毛指导也看到了场上的变化,用冯潇霆换下了约尼奇。毕竟中方球员和外援搭档中后卫,可能会有沟通问题。这也在实战中暴露了出来,两者的平行跑位,忽略了前后的保护,造成了失球。尽管下半场毛指导调兵遣将,希望能够孤注一掷把比分扳回来,但仍然无济于事。或许,如果能以2比3进入到下半场,可能结果又会不一样了。
从国安方面来说,全队进攻效率高,防守也是固若金汤。在我看来,他们本场比赛可以用“顽强”来形容,包括于大宝每球必争,会和裁判争论一些判罚来为本队争取利益。国安在“信念”上贯彻得更加深入,在本场比赛中是更加想赢得比赛的一方,所以最后的结果,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跌入保级组,对于申花而言也无需过分沮丧。至少,在保级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在现有教练班子的带领下锻炼新人,为明年的联赛提前做好准备。同时,下半年还有足协杯的比赛,这种赛制具有相当程度的偶然性。当争冠组的球队为了积分相互搏杀的同时,申花在杯赛中或许还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