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向百所冰雪特色校努力 冠军走入校园积极助推 860家游泳场所开放 接待人次达763万人
第A16版:体育生活 2021-09-27
“阿拉”的这个夏日游泳季

860家游泳场所开放 接待人次达763万人

章丽倩

9月23日,2021年上海市游泳场所夏季开放服务工作总结会召开 本报记者 陈嘉明 摄

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今夏上海市游泳场所开放多达860家,接待人次达763万,全市游泳场所的开放总体保持平稳有序,广大泳客的满意感、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有效提升。9月23日下午,2021年上海市游泳场所夏季开放服务工作总结会在田林体育俱乐部举行。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章丽倩

数据较去年整体看涨

“双减”后学生热情更高

今年本市游泳场所夏季开放时段为7月1日至8月31日。在此期间,全市开放的游泳场所达到860家,其中持证开放的829家,备案开放31家,相比去年对外经营开放游泳场所最高数量762家增加了12.86%。各经营开放游泳场所累计开放场次约67万场,同比去年的22万场次上升超过200%;接待泳客累计约763万人次,同比去年的682万人次上升约12%。

另外,在与学生一族相关的数据中,也有多项呈上涨态势。在本市开展的中小学生“人人运动、学会游泳”工作中,共有达标赛指定场所133家,同比去年的125家上升约6.4%;开办学游泳培训班约14.8万场次,参加培训人数约94.3万人次,同比去年105万人次下降10%。其中,中小学生学会游泳参与达标人数近50万人次,同比去年12.3万人次上升306%。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周末将有更多时间参加体育培训,公共体育场馆的游泳培训班“一票难求”,学校体育场馆仍未开放,不少青少年都涌入经营性游泳场所、居民社区游泳池学习游泳。

针对泳池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及当下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市区两级主管部门及各单位将严格做好泳客体温检测和“自我健康承诺”查验,严把“入池关”,完善疫情防控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疫情防控和安全开放“两手都要硬”;进一步开展“人防+技防”试点工作,配备“随申码”与“泳客电子健康承诺卡”的“二码合一”和泳客安全防溺预警技术应用产品,时刻把广大泳客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和最大目标。

数据显示,自“上海市泳客健康承诺”推广至今,已向“一网通办”办件库推送了20万条办件信息,在全市181家使用“二码合一”自动查验设备的游泳场所,累计有近300万人次的泳客扫码入场。泳客在入场瞬间自动查验泳客体温和“随申码”,为泳客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安全健身保驾护航。

此外,上海还启动了游泳场所中枢管理机制建设,目前已与八家市属、区属试点场馆启动数据对接,并将针对智慧大屏及后台管理系统进行实际测试。其中浦东新区通过已经建成的信息化应用场景平台,对五家区属场所开展实时动态监管,为实现“一屏观全市”“一网管全市”的游泳场所智慧化管理目标迈出了第一步。

“人防+技防”

筑牢泳池边的安全墙

今夏,上海在泳客安全防溺预警技术上有了进一步的推广,并有了成功救助的案例。

7月16日下午,一名50岁左右的女性泳客在金山社体中心游泳池游至深水区时体力不支,安装在池内的防溺水设备在8秒内识别到泳客存在溺水风险并进行报警,收到报警的救生员在15秒内成功将泳客救起。

在4月中旬召开的泳客安全防溺预警技术推广应用交流会上,五家科技企业全面展示了各自泳客安全服务产品的特色与服务优势,并在现场与部分游泳场馆进行了对接。目前,一些产品已投入实际应用。

科学研究早已证明,溺水后的30秒至1分钟内是最轻度、最容易救治的阶段。但由于溺水初期的表现较为隐蔽,哪怕救生员火眼金睛,也还是会出现溺水者被救上岸时已错过抢救“黄金时间”的情况。所以,“人防+技防”的相辅相成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保障泳客的安全。

另外,从今年开始,所有从事游泳培训的教员须持有效的游泳教员证及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国家职业资格证。为此,上海首次开办了两期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班,共有109名学员参加,其中98名学员最后通过鉴定考核。另外,共有168名学员参加了初级游泳教员培训考核,其中132名学员取得行业游泳教员证。

在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全市四类人员培训恢复到线下模式,设立了浦东、黄浦、虹口、闵行四个培训点,培训内容涵盖政策及法律法规解读、实际案例分析、卫生标准、应急救援等方面内容,共计开展培训32场,培训从业人员4003人次。在参与市级培训的基础上,普陀区还对辖区内的区属场所和部分经营性场所进行了AED设备的培训,为市民参与游泳锻炼增添了安全保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