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摄影 本报记者 陈嘉明
9月20日下午,2021第36届“海港-上汽”杯新民晚报暑期中学生足球赛(上海赛区)决赛落幕。赛场之上,冠军的喜悦与失利的泪水交织,组成一幕幕有关青春的记忆。
这项自1986年创办的沪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青少年足球赛事,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下,焕发出新的活力。在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晚报杯诠释的意义,可以用颁奖仪式现场上海海港队主教练莱科的一句话来概括:“足球,就是最好的教育。”
首席记者 刘闻超
高规格青少年赛事“以体育人”
千余支参赛球队、上万名参赛球员,重回暑期常规赛制的晚报杯,再度吸引到沪上无数爱好足球的青少年。9月11、12、19、20日,两个周末共四个比赛日里,从全市各区脱颖而出的初、高中组共128支球队,向两个组别的冠军发起冲击。20日下午,组委会对两场决赛分别进行了现场直播,并且还邀请到原国脚李彦进行现场解说,如此“高规格”的包装,在青少年足球赛事当中实属罕见。
在上海赛区决赛之前,长三角赛区中的苏州、台州、安徽都已经决出了冠军球队,7月中旬,新疆喀什地区的冠军队伍也已经产生,这些球队都翘首期盼着来到上海,与这里的孩子们切磋技艺、建立友谊。时值中秋假期,T98绿洲足球基地内人声鼎沸,孩子们来踢球,家长们自然少不了陪同。初中组最佳射手陈帛源的母亲告诉我们,儿子每周都会前往闵行一家青少年足球培训机构参加训练。“暑假里能有晚报杯这样的机会让他参与到实战的比赛当中,他自己是非常开心的,踢球不仅能锻炼身体,也能让人走出户外,对身体和心理两方面都有好处。”
20日的颁奖仪式在下午4点举行。2点半不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王平就已经悄然抵达,此行不为别的,就是想看看学生们的比赛。王平遇到了初中组冠军文来中学的带队教练徐军老师,两人围绕“双减”后校内开展体育活动的话题,聊得非常热烈。徐军告诉王平,校园联盟比赛普及后,参加运动和比赛是这个年龄段孩子最喜爱的事情,王平说:“现在课后有时间,就让他们班班打比赛,像晚报杯,我们可以多策划些比赛……”以体育人,胜负之余,晚报杯的本质莫过于此。
莱科、李圣龙成“合影帝”
20日下午的晚报杯颁奖仪式开始前,作为本届赛事上海赛区助梦官的李圣龙早早来到现场。当着所有参赛小球员的面,李圣龙唱响了那首由自己原创的歌曲《Never Give Up》,既为活跃现场气氛,也为鼓励小球员们坚持所爱。
这已经不是李圣龙第一次为晚报杯的比赛助阵了。2019年第34届晚报杯赛场上,他和王燊超、张卫一起,组成“势不可挡”战队,与一众小球员展开现场PK;去年和今年,李圣龙面对镜头再度回忆起当年自己参加晚报杯的场景:“小时候和几个好朋友一起报名去踢,很可惜没有走到最后,我记得我们最后是倒在一场点球大战当中,当时我踢了一个勺子点球,没进,结果被队友们一阵善意的嘲笑……说起来这些似乎历历在目,确实是很珍贵的一份回忆。”多年之后,上海队曾在2013年全运会上夺冠,半决赛点球大战力克浙江,作为主罚者之一,李圣龙依旧踢了一脚勺子,这次他成功了。
颁奖仪式结束后,其他嘉宾纷纷退场之际,李圣龙独自被“留”在了舞台旁,面对几乎不间断的合影、签名请求,他都欣然接受。“很高兴能够来参加晚报杯的活动,我也很想将自己的一些经历分享给小球员们,希望可以将属于足球的一种精神传递下去。以后如果有机会,我还是会再来的。”临别之际,李圣龙说道。
与李圣龙一样,海港俱乐部一线队主教练莱科也在当天成为现场被追逐的对象。莱科表示,足球能够在训练和比赛之余,带给青少年许多竞技之外的帮助,正因如此他才认为,足球就是最好的教育。至于海港本身,在连续多年参与到晚报杯的过程中,在无形之中吸引着这些爱好足球的青少年感受俱乐部自身的魅力与文化,晚报杯的赛场上,由海港球迷组成的球队已经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