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雷
竞技体育的内核是什么?是竞争,你死我活、赢家通吃的竞争?这可能只是竞技的表层含义。北京冬奥会迄今最打动我的一幕,正在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赛后。
17岁少年苏翊鸣登上领奖台,一一拥抱了冠军麦克斯·帕罗特和季军马克·麦克莫里斯——这两位大了苏翊鸣一个辈分的老资格选手都是各自领域的绝对明星,帕罗特统治大跳台多年,麦克莫里斯则是坡障赛场的超级偶像,类似肖恩·怀特之于单板U池。“我抱着他俩说,我到现在还不太相信,自己能参加在家门口举行的冬奥会,在自己的第一次冬奥会上,就能和我从小到大的偶像一起站上领奖台。我真的特别特别特别地开心。”
相比帕罗特,苏翊鸣与麦克莫里斯的关系更好。少年说,从小时候起,就看过所有能看到的麦克莫里斯的比赛视频,他是自己从小到大的偶像。谈起麦克莫里斯,苏翊鸣的眼里有星星:“马克私下与我是非常好的朋友,而我对他更多的是崇拜。直到现在,我与他都不是比赛竞争者的关系,我看他,永远是一个粉丝看着偶像的角度。”
偶像引领着自己去实现突破,而最终,站在偶像身边,得到他的认可——在体育世界,或者说在所有的人生故事里,这都是美妙的篇章。很多时候,偶像具化了梦想,让少男少女们激发起憧憬和斗志。这是体育世界生生不息的动力,亦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缩影。
这也不是少年的单向情感。走下颁奖台,高出半头的麦克莫里斯一把搂过苏翊鸣,一路“摸头杀”,直到走入混采区接受不同媒体的采访,才分开了他俩。被美国、加拿大媒体追着采访的麦克莫里斯,在哪里都会赞美小苏,简直化身“苏吹”。
“我第一次见到他时,他还是个孩子。他超有天赋,他热爱滑雪,他会成就更多。”麦克莫里斯眼里的苏翊鸣,或许满满都是自己年轻时的影子,“我成长中也有过偶像,正是偶像,引领我一辈子都从事滑雪。”麦克莫里斯的偶像,是传奇单板选手特尔扬·哈孔森,这位挪威人曾在上世纪90年代统治了单板比赛,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单板选手之一。
“苏的天赋,苏的热爱,会让他在自己的祖国拥有更多的粉丝。这一切,我都经历过,我完全明白苏的内心。”竞技世界就通过这样奇妙的缘分不断传承下去——在偶像的引领下,去突破自己的极限,终与伟大并肩——这也许就是竞技乃至奥林匹克真正的精神内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