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也在不断完善着竞技体育的规则。在本届冬奥会上,我国的科技“降维打击”就又一次让韩国网民“破防了”。因为他们心中的“世界最强短道速滑队”纷纷在预选赛中因为犯规被淘汰了。原因是这次冬奥会的先进转播设备“猎豹”和“飞猫”。
那么,什么是“猎豹”和“飞猫”呢?这是我国在本届冬奥会上使用的高科技转播技术,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历时五年研发的短道速滑场地高速摄像机。传统的转播技术往往需要庞大的制作团队,仅一台4K转播车就需要高达8000万元,但本届冬奥会场馆使用的“猎豹”和“飞猫”类似于科幻电影中“子弹时间”的高自由视角观赛特效,这个技术叫360度VR技术,它可以对整个场馆的高速运动目标进行智能捕捉和跟踪,使用多台全景摄像机对赛事进行360度回放,让细节无处可逃。它们能为全世界的观众呈现每一帧近乎完美的画面,同时也把比赛中一些违规的行为放大在每一个观众的眼前,比如抬脚(冰刀)过高、暗中的肢体接触等,这让比赛中原本因高速行进而容易被忽视的犯规不再有藏身之处,进而推动了一些项目对规则判罚和运动员技术的革新。
另一项技术被叫做“VSS”,这是一种数字孪生场馆模拟仿真系统,技术人员通过建模将现实赛场和物联网相结合,为观众提供更好的沉浸式观赛体验,这也是我国首次使用自主研发的“自由视角”技术,能提供超高清格式转播,这样无人化实时跟拍能为受疫情影响而不能亲临现场的观众和媒体提供便利。转播只需一位摄影师、一台笔记本和一个1公斤重的5G背包和摄像机即可完成转播。在客户端,只需一部5G手机就能实现随时改变观赛角度的“超现场感”。为方便听力障碍人士观赛而首次运用的手语AI主播也已经成功“破圈”,让外国网友直呼“中国才是我们的未来”。
早在去年东京奥会的发布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就明晃晃地点名中国,称赞了中国技术对东京奥运会的支持,到了今年的北京冬奥会,这次我们拿出手的新技术“并不多”,也就212项,用时下的网络流行语来说,这波操作实属有点“凡尔赛”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是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也是应对国际竞争新格局的内在要求,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届冬奥会是对我国科学创新发展的一次全面检验,而冬奥会也不是“一锤子买卖”,北京冬奥会的新技术应用“有未来”,它们不仅满足北京冬奥会筹办和参赛的重大科技需求,同时将对后奥运时代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例如在本届冬奥会上使用的8K、云转播、氢燃料大巴、生物可降解餐具等,未来将有更加广泛的应用,“以及众多的智能化服务,未来都将成为大众生活的组成部分”。
中国,必将引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