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谷爱凌、苏翊鸣,还是徐梦桃、齐广璞,他们都是冬奥会冠军,你更喜欢谁呢?一些人都会选择前者,因为谷爱凌和苏翊鸣具备令人羡慕的天分,少年英雄总是可以给人带来兴奋之感;徐梦桃和齐广璞则是另一部分的代表,代表的是一种坚持、一种隐忍,卧薪尝胆四届冬奥会才最终站上最高领奖台。不得不说,很少有人喜欢这样的剧情,因为实在太艰辛、太苦涩了。
北京冬奥会,谷爱凌和苏翊鸣和其背后的团队应该是最大的赢家。在中国,冰雪运动本来是小众运动,但它的出圈也并非偶然。资本永远比外界更加敏锐,在北京冬奥会开始之前,谷爱凌就已经成为大众的宠儿。至于苏翊鸣,如今每天需要推掉一百个代言的机会,这样的热度甚至比当年的刘翔还要夸张。但不得不说,他们火爆出圈是必然的结果,北京冬奥会只是给了很好的契机而已,即使没有这次,他们还会有未来。
谷爱凌和苏翊鸣在中国代表团当中显得非常不一样,他(她)们有较好的成长环境,个人可以不必为太多滑雪以外的事发愁。谷爱凌可以在常青藤院校当学霸,苏翊鸣则通晓多国语言。最重要的是,两个人都可以在公众面前侃侃而谈,智商和情商都非常在线。
对于媒体来说,或许更喜欢这样的运动员,因为可以挖掘出更多有意思的信息和故事。苏翊鸣14岁的时候决定成为职业滑手,17岁的时候就拿到了冬奥会冠军。至于谷爱凌,她在多个运动项目不断尝试之后,最终选择了冰雪项目,原因仅仅是她更喜欢挑战。外界对于这两名年轻人的感慨是:可以自由切换人生的赛道,可以享受跳跃之后的爽点,经历了一次成功的冬奥会之后,两个人成为了中国体育乃至文体圈的顶流。更高阶的感受是,他们可以这样做,而别人却不行。
徐梦桃和齐广璞给人留下的印象可能更多的是心疼,没有如同“网络爽文”的快感,两名运动员家境普通,徐梦桃甚至之前还要为家里的串店客串服务员。这完全是另一个版本冠军运动员的故事,两人都经历了四届奥运会才如愿拿到金牌,如果非要谈老将坚守意义的话,那么这就是了。
徐梦桃和齐广璞从跳台高高跃起,和谷爱凌和苏翊鸣掌控人生的潇洒不同,有的只是心惊胆战和步步惊心。大家会为徐梦桃和齐广璞最终圆梦而欣慰,也会为他们的眼泪而难过,这最多就是尊重和感慨,完全没有体会到那种对抗命运的决然。
所以,如果让大家选择的话,很少喜欢这样的苦情戏。更多的人都愿意“少年自有少年狂”,但在羡慕谷爱凌和苏翊鸣的同时,也有必要清楚,徐梦桃和齐广璞才是更多普通人的榜样。两个人做到了普通人可以做到的极致,家庭不给力只能靠自己,工作完成到了很高的水准,但始终都没有收到那个大礼包。最终,在不懈的努力之下,他们还是圆梦了。
人生赢家少有,但一定会有平凡而伟大的普通人。有个朋友说:我们从出生就注定需要很努力,才能活成普通人。深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