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9日 星期一
B费的百球礼物 聊聊篮球名人堂 一场献给创造力的加冕礼 世界杯64队吃相难看 再聚“鸟巢”
第A02版:专栏 2025-09-26

聊聊篮球名人堂

棋哥

棋哥

这些日子,中国篮协公布了“2025年中国篮球名人堂”的提名名单。北京老球迷们喜爱的黄频捷,八一球迷钦佩的吴忻水都被提名。总算是让前三年进入“名人堂”的穆铁柱、匡鲁斌、张卫平们,有了传切配合好搭档的可能。

只是我觉得“中国篮球名人堂”更像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篮球名人堂”,对构建新中国篮球基石的那些老运动员、老教练员仅给了一个“特别致敬人物”的一笔带过安慰荣誉,显得对中国篮球历史的重视及尊重程度不到位。

最近与芬兰赫尔辛基的朋友一起攒一个电影剧本《颠簸飞向赫尔辛基》,算是在中芬建交75周年启动的文化项目。故事写的是1952年中国代表团参加赫尔辛基奥运会的“中华全国篮球国手”,写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闭幕式旗手、篮球名将张长禄和队友们旅途经历重重磨难,让五星红旗在奥运会升起(周恩来总理:“升起五星红旗就是胜利”)的历史时刻。而这第一支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国家篮球队,仅有张光烈、李汉亭两人被“中国篮球名人堂”提名,去年才有李汉亭一人以“杰出男运动员”入堂。

个人感觉中国篮球名人堂还是有些太偏靠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运动员、教练员,别是因为市场经济需求让评委们淡化钱澄海、杨伯镛、牟作云、白金申、方凤娣等一代名将、名帅在中国篮球历史上的杰出贡献。

最近听一位体育前辈谈:“互联网平台对青年一代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觉得体育逐渐失去了凝聚民心的功能,而成为涣散民意且可能被别有用心人利用的免成本工具。高额奖金和商业代言起了坏的额外溢出效应,运动员为国争光意识弱了,争名夺利成为了潜规则。”我特别同意这个批评,“饭圈儿”商业乱象就是当今最坏的现实状况反映。

中国篮球名人堂是传播中华体育精神,展示体育文化的荣誉殿堂。《光明日报》记者王东还写下“激励一代人”的头条体育社论,告诉年青一代“你们是中国篮球的未来和希望,超越前辈,为自己、为国家去赢得荣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