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9日 星期一
B费的百球礼物 聊聊篮球名人堂 一场献给创造力的加冕礼 世界杯64队吃相难看 再聚“鸟巢”
第A02版:专栏 2025-09-26

一场献给创造力的加冕礼

刘耿

刘耿

登贝莱捧起2025年金球奖,像在现代足球的记分板上按下“重估键”:最佳不必等同于进球最多,决定胜负的,往往是那一次撕开体系的瞬间、那一脚逼迫对手结构塌缩的带球、那条为队友点亮的传球通道。

我们已经习惯了用数字来定义伟大。从梅西与C罗那不可思议的进球纪录,到莱万多夫斯基、本泽马等“数据野兽”对球门的无情轰炸,金球奖的领奖台似乎早已成了顶级射手们的专属领地。进球与助攻,这些直观的、可量化的指标,几乎成为了衡量球员价值的唯一标尺。在这样的评判体系下,登贝莱的胜利显得如此“非典型”。他不是那个一锤定音的终结者,他的赛季数据或许没有达到惊世骇俗的“50+”,但他却是那个能让一切变得可能的人。

登贝莱的价值,无法简单地用进球和助攻来概括。他的独特之处在于“破坏+创生”的合体:他是球场上最令人头痛的“混乱策源地”,他那左右脚几乎无差别的盘带与传射能力,使他成为了一个无解的二元方程式,防守球员永远无法预判他的下一步。他最重要的贡献,发生在数据统计表的“前一环”:在狭小空间内的致命突破、撕裂整条防线的关键传球、为队友创造出的黄金机会。他不是“机会主义者”,而是“机会的播种者”。

他的获奖,可以被视为对“古典边锋”精神的现代致敬。现代足球趋向效率化、模块化,边锋被要求兼顾站位纪律与边路机械重复;登贝莱却把古典边锋的自由想象带回场上——既能贴线拉宽,又能内切压迫中路密度,用脚下艺术解决战术难题。他的获奖,不是对数据的否定,而是对数据背后“质量”的再发问:当一次成功的过人能改变对方整条防线的防守语法,当一次逆足的半空间传递能让中锋获得“高价值触球”,我们不应只盯着终端数字,而应量化并尊重那条看不见的生产线。

金球奖的价值取向,正悄然从“产出表”回到“影响力”——对战术作用、比赛控制力与稀缺天赋的再肯定。在一个被效率与模板统治的时代,创造力仍是稀缺的统治力。登贝莱证明了,最高级的效率,恰恰来自最高级的艺术。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