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专业的人员来照顾我和老伴,真的方便额,小辈们也放心了。”当看到护理人员给身患帕金森症的老伴做康复护理,并悉心地照料老两口的生活起居,家住黄浦区龙门村已90岁高龄的张老伯倍感宽慰地说。
作为上海市首批试点“家庭照护床位”的黄浦区老西门街道和五里桥街道,依托专业养老机构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越来越多的老城区居民在家里开启了“定制化”居家养老。截至去年年底,两个街道每个月接受“定制”服务的老人户数均已超过了100户。
“因为脚趾外翻,我最近走路不方便,老伴患有比较严重的帕金森综合征,四肢抖动得厉害。”张老伯表示,经过“快乐之家”养老机构人员上门评定后,他和老伴获得了定制化的“家庭照护床位”24小时陪伴服务包,有康复照护、生活照料、陪伴疏导,从根本上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和子女不放心的问题,尤其是体验了家庭照护床位的健康小秘书后,退休前曾是主任医师的张老伯感慨地说,“能在家里得到专业的健康照护,真是没想到!”
作为上海市首批试点“家庭照护床位”试点单位,黄浦区老西门街道和五里桥街道分别依托上海快乐之家养护院、上海黄浦区五里桥街道顾卞裘莉敬老院,针对不同养老需求,摸索出一套符合中心城区老旧小区众多、老龄人口密集等实际社情的“定制化”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如老西门街道在“家床”服务过程中呈现女性多、高龄老人多、纯老多等特点,在服务内容方面,着重身体照护、居家照护、健康管理、智能监测、应急响应等服务。五里桥街道在“家床”服务过程中,呈现女性多、失独多、失能多、高龄老人多等特点,服务内容方面,最多的服务是送餐、身体照护、按摩、陪医、代配药等。
截至去年年底,黄浦区试点街道每个街道月均家庭照护床位服务户数均已超过100户。据了解,家庭照护床位试点工作已纳入《黄浦区养老服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家庭照护床位服务新增100户”已申报为2022年黄浦区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列入黄浦区民政局2022年重点工作。2022年,黄浦区将在已实现试点街道双破百的基础上,持续扩大“家床”覆盖面,重点推进“家床”跨街道服务,辐射更多社区刚需老人,让老年人在家中享受到连续、稳定的专业化机构式养老服务,帮助更多老人实现“原居安养”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