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在实践领域,特别是家庭教育现实和日常生活层面具有更广阔和更易于操作的可行性,除了高校学者教授的学术性交流,与社会各界的专业人士也应保持广泛的接触和互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术与应用的转化。本期家庭教育学院推出的首个家庭教育课程包,不仅是一次探索,更是一种务实的践行。
以下是对首个家庭教育课程包里三位名师访谈的内容摘要:
杨雄 社会学博士,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妇儿工委儿童智库专家,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首席专家,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
问:杨院长,您怎么看“双减”政策给家庭教育带来的影响?
答:去年“双减”政策出台以来,我国的教育发展格局随之发生很大变化。学校回到教育主阵地,精英教育模式受到抑制,教育的公平性得到进一步的张扬。按照我的理解,“双减”政策不是国家要改变什么,而是要回归到我们“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回归教育的本真,让学校教育回归本位,让家庭教育回归生活,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合理分配与共享,这是一个大逻辑,也是基本原则。同时,“家校共育”将越来越被更多的重视,特别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将凸显,尤其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即家庭教育施教主体的父母家长们,会更多关注自身教育培养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这为促进家校共育,家庭与学校之间更好的协同,更多的理解包容有巨大的积极意义。一方面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将凸显。即便不是“双减”,在我们身处的这个信息化时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至少可以与学校教育相提并论。另一方面家庭教育非学校教育,更不能替代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家庭教育的重心应侧重于广义上的“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养成教育”,即让孩子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进入社会之后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如果说,学校教育是系统化的、面广量大的,是按照统一的大纲完成、有培养目标的,是一种以集体主义为要素组织起来的正规教育,那么,家庭教育就应该是“非正规”的、是属于私人领域的、是具有每个家庭自身特点的教育。
可以看到,“双减”政策实实在在发生的一些效果:孩子们参加校外培训的负担大大减少,作业负担减轻了,睡眠时间受到充分重视,腾出来的时间可以找伙伴玩、可以参加感兴趣的活动,运动、阅读的时间也有了;中小学生上学时间普遍延迟,课后服务的丰富程度提升了;很多家庭父母陪伴孩子时间增多,利于彼此关系的和谐;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在田间地头奔跑,在大自然中嬉戏,在公园跳绳、玩游戏、捉迷藏,童年本该有的样子慢慢回来了。
余世维 公共决策博士,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双博士后,上海交大国际领导力研究所所长,知名企业管理专家、家业双丰导师
问:余老师,您对家庭教育”有什么见解?
答:我本人经营企业40余年,又把两个孩子培养到博士,得到的心得是,家庭教育与企业管理其实是同一个逻辑与原理。我认为强国的两大支柱是“教育”与“科技”,所以我一直愿意为教育做奉献。除企业管理外,家庭教育也是本人关注的重点,家庭教育乃强国之基。为此,我把自己几十年经营企业和家庭的心得浓缩成36节课程(“领袖力:从小打造”),作为赠送给家庭教育学院的第一个礼物。课程分为三大模块,首先是领袖的七个根本性格,比如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积极、细心、胆识等,其次是领导者的6大能力,比如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洞察能力等,然后是家教与社会竞争力,比如家长如何开拓孩子的视野,如何培养孩子安静与临危不乱的品质等。通过线上视频,方便广大家长足不出户,用碎片时间学习培养孩子成为未来栋梁人才的方法。
吴东辉 博士,中国整合式亲子疗愈导师,中国婚姻家庭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管理咨询协会副会长,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CM C中国成员,国内EAP实践、组织与家庭系统排列导师
问:您觉得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作为主导与核心,最需要具备的能力是什么?
答:我认为父母给到孩子更多情感上良好体验的能力,特别孩子0到6岁的阶段,母亲应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有案例显示,早期母亲的陪伴,对孩子的性格的养成,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而父亲在孩子7到12岁阶段,可以给到孩子更多的力量感、目标感以及实践力。孩子12到18岁期间,父母的鼓励有助于培养孩子勇于探索和实践。总之,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各有侧重,相互配合,早期以妈妈主导,逐渐过度到父亲主导,再到学校、社会协同主导。家庭教育需要父母有一定的教育理念和认知,包括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能。
借助家庭教育学院平台,我精选了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亲子关系、以及营造家庭教育环境和氛围的方法相关100个话题,希望可以帮助家长们在解决孩子教育过程中走出误区,与孩子共同成长,这不仅是一种自我的疗愈,也是一种人生的自我修炼。
近期活动预告
上海协申联合企业大学家庭教育学院将于3月10日,在中国现代国之宝艺术馆(长阳路368号),举行智库专家颁证仪式、家庭教育实训基地授牌,学院领导届时将为首批专家授予聘书,同时与首批符合实训基地条件的社会机构授牌,共同深化家庭教育理论与践行,惠及更多家长的专业化提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