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长可能以为,宝宝用的杯子,不想用就不用,只要宝宝肯喝水就行。其实,宝宝使用杯子喝水,这里面可大有学问。
使用杯子喝水的好处
提高协调能力
使用杯子喝水,可以提高宝宝的手嘴协调能力,锻炼宝宝吮吸和咀嚼吞咽能力,为宝宝以后的断奶提前做准备。
避免龋齿产生
长期使用奶瓶,特别是有夜奶习惯的宝宝,患上龋齿的几率更大。奶瓶不仅对宝宝口腔牙齿存在不良影响,还不利于宝宝建立良好的进食和睡眠规律。用杯子逐渐替代奶瓶,有助于纠正宝宝奶睡的习惯。
宝宝迈向独立
从奶瓶到杯子,标志着宝宝成长的转变。这个信号会带给宝宝很大的鼓舞,从而使宝宝更加渴求进一步的独立。
降低中耳炎风险
习惯用奶瓶喝奶并会睡着的宝宝,奶液可能通过咽鼓管流进中耳,造成中耳炎的风险。
有数据显示,宝宝完全接受用杯子喝各种液体,大约需要6个月的时间来完成过渡。这时候,家长的引导非常重要,还要多让宝宝练习抓、握东西。
使用杯子需要逐步训练
宝宝6个月大以后,可以使用带吸管的杯子或者吸口杯。
刚开始的时候,可以给宝宝使用训练杯(也称学饮杯,杯上有双柄和可扣紧的盖子,盖子上有喝水嘴)或吸管杯。这样在宝宝将杯子当玩具而乱扔时,可以减少杯子里的水洒出来。
无论宝宝之前是否使用过杯子,6个月左右都可以开始学习使用杯子。
而且,当发现宝宝有以下反应时,也代表宝宝做好使用杯子喝东西的准备了:
●用母乳或奶瓶喂宝宝时,宝宝的眼睛不是专注盯着一处,而是不停地环视其他地方。
●宝宝只是把乳头含在嘴里,没有吮吸的动作。
●在喂奶结束之前,宝宝就试着从妈妈的大腿上滑下来。
一般,宝宝常见的学饮杯有鸭嘴杯和吸管杯两种。鸭嘴杯还会分为软嘴和硬嘴,主要是为了1岁以下牙龈比较娇嫩,和1岁以上控制力已经很好的宝宝而设计。
6个月左右初学使用杯子的宝宝,可以选择鸭嘴杯,也有一些宝宝可以直接接受吸管杯。
9个月有了一定使用杯子基础的宝宝,开始使用吸管杯。
1岁以后控制力很好的宝宝,尝试习惯用普通的杯子。
宝宝拒绝用杯子怎么办
每个宝宝对于杯子的接受程度不同,使用起来的困难程度也不同。有些宝宝可能刚开始就被杯子吸引,而喜欢用杯子。
也有些宝宝就是不愿意用杯子,这需要家长循序渐进地引导和坚持培养宝宝使用杯子喝水的兴趣。
用杯子装母乳或配方奶
刚开始可以尝试在宝宝不太饿的时间,例如中午的时候,在杯子里装上母乳或配方奶喂宝宝,因为是宝宝熟悉的味道,这样对杯子的接受程度可能大一些。
家长等宝宝适应了用杯子喝奶,再尝试在早晚的时候,用杯子喂宝宝。
在宝宝面前演示用杯子喝东西
家长可以刻意在宝宝面前演示用杯子喝液体的动作,可以用倒液体的声音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通过演示,可以将用杯子喝液体的信息传输到宝宝的大脑内,降低宝宝对使用杯子的抵触情绪。
在容易渴的时候使用杯子
当宝宝晨起、洗澡或玩耍后,体力及身体里的水分会有所流失,这时宝宝的身体也会发出缺水的信号,此时再给宝宝用杯子喝水,会更容易些。
增加杯子喝液体的趣味性
挑选不同颜色、款式的杯子,或在杯子中插入形状各异的吸管,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引起宝宝对杯子的兴趣。
绘本教育引导宝宝使用杯子
选择一些关于引导宝宝使用杯子的绘本,边给宝宝讲绘本的故事,边拿起杯子喝水,尽量生动形象一些。
平时挑选一些宝宝喜欢的卡通人物,告诉宝宝,他喜欢的角色也很喜欢使用杯子,或将宝宝喜欢的卡通人物贴在杯子上,这样宝宝也就会爱屋及乌地喜欢上使用杯子。
游戏中学会使用杯子
和宝宝进行一些杯子喝液体的游戏,如:“干杯比赛”或“藏杯子”等。通过游戏,让宝宝慢慢习惯使用杯子。
随手可触的杯子
在宝宝经常活动的地方准备好杯子,当宝宝看到杯子或口渴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会用起杯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