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声音 丁勇岱:把自己当成观众 手持相机走遍“无穷之路” TVB女主持“感动中国”
第16版:名人生活 2022-03-16

丁勇岱:把自己当成观众

综合

近日,根据梁晓声同名小说改编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人世间》成为热剧,剧中周志刚这个投身西南“大三线”的建设工人及其深明大义的父亲形象,特别深入人心,剧中父母的爱情也特别打动观众,父亲的扮演者丁勇岱收获观众的热烈好评。

丁勇岱说,自己拿到剧本看了一夜,“看哭了好几次。”他表示,“我演过工厂的戏,但这是我第一次演工人,我首先需要突破自己。而且周志刚这个角色是那个年代千千万万个中国工人形象的缩影,对我来说极具挑战性,也极具诱惑力。年代戏的难度在于特别需要氛围,这部戏里光字片的景是在长春一个体育馆里搭出来的,搭得非常真实,一进到那里,我就觉得特别接地气。我对剧中人的经历一点不陌生,戏里的故事从1969年开始,那时候我已经快小学毕业了,所以会不由自主想起点点滴滴的往事,我很多同学家住的就跟光字片的房子一样,屋里摆设都一模一样。”

谈及 对剧中人物的塑造为何如此“走心”,丁勇岱表示,要把自己当成观众。他的表演启蒙是在中学时期,当时学校管文艺宣传队的老师排舞蹈,“缺个男孩就把我找去了。那次是我第一次跳新疆舞,打着手鼓,特别快乐。结果好多人说跳新疆舞那个孩子挺活泼的,演出之后我就参加了文艺队。后来内蒙古歌剧团拍歌剧《海岛女民兵》缺一个小孩,就把我借过去演出,那是我第一次走上专业舞台。演完我就继续回学校上课,高中毕业时赶上上山下乡,我们家就我留城了。十六七岁开始走向社会,家里给我找了个筛沙子的工作。我记得筛一筐沙子挣一毛五,一天筛三筐。当时最高兴的事,是星期六上完班能去洗个澡,把衣服洗一洗。那时候为了我长身体,我妹妹把我爸从南方带来的腊肠、梅菜、大米蒸好,放饭盒里,叫我带着吃,家里边都吃玉米面这样的粗粮。”

中学时期的那段舞台经历,让丁勇岱心里对表演还是有些憧憬。“我妈妈喜欢看电影,从小我常跟着妈妈看电影、看演出,家里一直订《大众电影》杂志,这些对我影响也挺大的。有一次碰到当年一块儿演歌剧的一位剧团老师,得知我在当工人,他告诉我现在内蒙古艺术学校在招生,你不去试试吗?我妈妈的老同事伊德尔老师就把我推荐给招生的高彬老师,高彬老师让他的爱人给我辅导了一个星期,意思是看看我到底是不是这块料。后来,我考上了内蒙古艺术学校。”

丁勇岱说:“演这个戏,我时常想起我父亲。我们家是比较传统的家庭,我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老师,我跟着母亲长大,跟父亲聚少离多。小时候他一回来对我挺严厉,他一离开家去外地我还挺高兴。我原来不太理解父亲,这回演了周志刚,我能体会到父亲当时一定也是挺苦恼的,他们那代人可能都这样,为了国家的建设,常年抛家舍业。我也经常想起白师傅,他是个八级架工。有段时间我父亲调到武汉工作,我跟着他去武汉,在那儿当了两年临时工,我当过瓦工,还当过电工。我现在还记得,在施工工地跟我一个宿舍住对床的老工人白师傅,那时他50多岁,我不到20岁。他在工地上是最有技术权威的工人,他的工资几乎跟工程师不相上下。他身上有的地方很像周志刚,比如他心肠挺好的,就是好话不会好好说,处长了其实是个挺不错的人。我记得有时候我早晨起来晚了,他永远都是把大门、窗户全部打开,自己出工去了,大冬天把我冻得够呛,他就是这么个脾气,跟你没商量。记得离开工厂的时候,我去跟白师傅告别,他说:‘去演戏了?演戏也挺好,就不用受罪了。’其实我考上艺校,我爸爸也不太接受,跟我隔阂了有一两年,后来才转变了。我妈妈比较开明,她就说:‘他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综合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