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
在著名作家杨小凡先生的家乡皖北,正月十五很少说成“元宵节”,我的老家晋北也是如此,就叫“正月十五”。不过,虽然不怎么说,但还是与“元宵”有关,有一种习俗名曰“正月十五闹元宵”,这其实是一种家乡“文化人”的说法,而听得最多的则是“正月十五闹红火”或“正月十五耍红火”,大多数普通老百姓都这么说。
此处的“元宵”,不是南方人吃的汤圆,就是“元宵节”。老家很少有人在这一天吃汤圆,没有糯米,人们也不会做。
老家的“闹元宵”,用本土话说,也叫“耍红火”“闹红火”,突出一个“耍”字、一个“闹”字,大家一起热闹热闹,共同祈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如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闹元宵”一般自正月十二、十三开始启动,至正月十五达到高潮。所谓“闹”,其实就是一些非常简单的节目,诸如多放一些鞭炮,敲敲锣鼓、扭扭秧歌,有时候也唱唱二人台等。
敲锣打鼓容易操办,找几个人,抬一面鼓,拎几副镲,便可开敲,图的就是个热闹。节奏一般很简章,也就是四分之二与四分之三节拍混合组成,比如“咚恰恰,咚恰恰;咚恰咚恰,咚恰恰”;再比如“咚咚恰,咚咚恰,咚咚恰咚,恰咚恰”,等等。虽然节奏不难,但也需要配合,讲究默契。敲鼓者一人,拍镲者多位,鼓声震天,镲声响亮,伴随着鼓槌末端、铜镲中央红布带的上下翻舞、左右跳动,很快就能形成一个令人陶醉的场景,将山村过年的氛围再次挑拨起来。
伴随着锣鼓喧天,也有人扭秧歌。换上件新衣服,有时也有简单的行头,不过就是披些红挂点绿而已。扭秧歌的节奏是特定的,一般是“锵,锵,起锵起;锵,锵,锵,起锵起”。锣鼓得照此敲打,否则扭不起来,即使扭起来也会成为另一种舞蹈,失去味道。
扭秧歌的动作也有讲究,包括抬腿、跨步、送胯、扭腰、甩头等,其关键在于“扭”,所以其发令语往往是一句“扭起来!”扭秧歌的行进速度可快可慢,有时候你看到他们步伐很大,但走得很慢,甚至可以在原地打转,这是因为扭秧歌讲究前进与后退相结合,一般是进两步退一步,或进三步退两步,有人称之为“知所进退”。扭秧歌既需要集体配合,又利于个人展示。在伸腿舒袖、扭腰甩头的同时,可以将自己愉悦与欢喜之情充分张扬出来,其乐融融,皆大欢喜。
有时候也会唱戏,多为民间剧团的一些保留节目,例如《五哥放羊》《正月十五挂红灯》《走西口》《猪八戒背媳妇》等,对于小剧团而言,歌曲与戏剧皆能演,《五哥放羊》《正月十五挂红灯》等就是男女声对唱,《猪八戒背媳妇》则有一定情节,但较为简单,乡下人图的就是个简单快乐。
但唱戏成本较大,组织不易,一般只有大一点的村镇才经常举办。于是,邻近村里的人们相约“看戏去!”乡间小道上便多了行人,大家边走边唠,田野也变得热闹了起来。 (本文作者系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