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2日 星期四
答读者问 糖友如何恢复“雄风” 控制血压心率  两手都要硬 秋燥时节  需防唇炎 “三减三健”从我做起 广告 立防立治  无问早晚 儿童反复低烧咳嗽罪魁祸首竟然在鼻 冷空气“发力”,中青年也需警惕心脑血管病
第02版:人与健康 2023-10-11

冷空气“发力”,中青年也需警惕心脑血管病

梅一鸣

秋意渐浓,阴雨伴随着冷空气光临,不少人都会添衣加衫做好保暖工作。记者从申城的一些医院获悉,连日来已接诊多例心梗、脑梗以及心脑血管患者。对此,医生提醒:夏秋转换时期,气温波动较大,容易造成血压波动,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中青年也不能忽视。

冷空气“吹倒”中青年

“一到换季,天气转凉或气温骤降,心梗发病率会明显上升。”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车文良告诉记者,国庆假期的最后3天已接连收治了6例心梗病例。

原以为气候变化,老年群体要注意防护,但车文良主任告诉记者,“从就诊情况来看,50岁以下心梗患者人数增多,冷空气同样也会‘吹倒’中青年。”

身强力壮并且没有基础疾病的中青年,为何会突发心梗?车文良主任分析,一部分人群因受冷诱发了心绞痛甚至急性心梗。另一部分则属于“节后综合征”,例如在假期,生活缺乏规律,加之暴饮暴食、缺乏运动等,就容易导致节后发生心血管疾病。

出现先兆及时就诊

在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心脑血管患者就诊量同样迎来小高峰。就在不久前,该院神经内科收治了一例年轻脑梗患者,32岁的小张与同伴利用假日到上海旅游,没想到,一整天游玩后,她突然出现视物模糊、言语含糊、恶心呕吐、腿脚无力等症状。

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赞华介绍:“颅内动脉夹层常好发于40~50岁年龄段,占中青年缺血性卒中的20%。”他提醒,高血压患者、动脉相关疾病患者等要特别注意,一旦出现中风的先兆现象,如头晕、肢体无力麻木、嘴麻、口角歪斜、与往常不一样的头痛、昏沉嗜睡等,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为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

如何防患于未然?刘赞华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关注心脑血管健康情况,定期监测自身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控制好体重,杜绝吸烟、熬夜等不良习惯,发现身体异常要及时就医。记者 梅一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