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2日 星期四
“湖羊”走俏节日市场 大闸蟹成了双节的“网红” “共富工坊”架起村民家门口的“致富桥” 长三角“文创聚落  菱湖影视驿站”揭牌 练市镇:好环境催热“二期现象”,重点项目投资“接二连三” 中秋国庆假期南浔游客“流量”破纪录
第08版:浔沪之窗 2023-10-11

“共富工坊”架起村民家门口的“致富桥”

“多亏有了‘共富工坊’,在家门口就能上班了,真是太好了。”连日来,在湖州市南浔区旧馆街道頔南丝韵“共富工坊”内,工人正在赶制“頔南丝韵”真丝订单。

据悉,頔南丝韵“共富工坊”位于旧馆街道创业创新产业园,打造“頔南丝韵”特色品牌,形成了集真丝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近年来,旧馆街道立足本地真丝产业发展优势,布局创建頔南丝韵“共富工坊”,对传统产业进行系统性梳理提升,持续带动妇女、老人等群体增收。

“前段时间,主播在直播间介绍的‘頔南丝韵’真丝品牌,两个多小时的直播,销售额破万元。”该“共富工坊”相关负责人说,坚持以品牌影响力提升产品附加值,集中力量打造“頔南丝韵”真丝品牌,充分发挥旧馆街道地理位置优势、产业集聚优势、电商平台优势和传统文化优势,有效提升旧馆真丝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如何让变“小作坊”为“大工坊”?旧馆街道一直以来坚持以规范化管理推动高质量发展,建立“村党组织+第三方物业管理+商户”的运行模式,围绕安全生产、规范加工、诚信经营、环境卫生等方面制定标准,与入驻商户逐一签订承诺书。并建立“共富工坊”党小组,充分发挥“三个一”联系、“红色管家”优势,常态化开展走访指导。

“加强‘共富工坊’建设,让‘共富工坊’成为家门口的‘共富平台’。”旧馆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旧馆街道将继续以党建引领为抓手,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力量,促进村民近距离、新模式、多渠道就业增收,持续拓宽家门口的“致富路”。

截至目前,该“共富工坊”已吸纳327名农民就业,人均年增收近4万元,56家入驻商户预计可实现年均增收50万元,同步带动村集体增收超过200万元。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