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龚路小学教育集团在三年多的实践中,以“质量提升”为核心,构建“三环、四维、五环节”的教育质量提升体系,努力形成“同频共振”的“强磁力”,打造教育质量提升“强磁场”,激活成员学校优质发展“新引擎”。
“三环”管理机制
形成按需发展“磁力圈”
在紧密型集团建设过程中,龚路小学教育集团发现不论是个人还是学校,对他人他校的发展优势或成功经验,都有一个“了解—认同—尝试体验—感悟融创—收获成功”的过程。为此,集团对各成员学校的办学背景、特色与需求进行诊断分析,构建起“三环联动”的紧密型集团管理机制。
基于各成员学校对领衔校成功办学经验的了解与认同程度,以及各校自身发展需求,集团以“和而不同”为起点,以“融创、共享、发展”为轴心,9所学校自主选择成为以“全方位复制”为主的一环学校,或以“选择变革”为主的二环学校及以“项目优化”为主的三环学校,既有统一发展目标,又有不同侧重点,形成按需发展的“磁力圈”,在“三环联动”中践行“和而不同、优质发展”的集团理念。
实行高度紧密,促进一环学校在有序中发展。一环学校共享“教师岗位职责、学生工作制度、绩效分配方案”等工作机制,并在此过程中挖掘自身发展优势,实现快速融合,走上稳定发展快车道。尤其是颇具管理难度的教师“柔性流动”机制在这里得以实现。
融创条线负责制,带动二环学校在变革中发展。二环学校积极推进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变革,学习借鉴领衔学校优质的内部管理机制,逐步推行扁平化、高效率的“条线负责制”,为学校革新增添新动力。
共享优质资源,激励三环学校在提升中发展。集团积极为三环学校的原有优质项目搭建“提升、展示”的平台。如组建集团“名师工作室”、开展项目特色展示活动、孵化特色校本课程等,让各校在“跳一跳,摘果子”的活动实践中赢得改变、赢得发展。
“清单式”管理,让各校成长看得见。集团通过“清单式”管理,从制定工作计划、拟定活动清单、组织开展活动、活动收获汇总等方面来规范集团内各项活动的开展流程。集团内部也会根据“清单”对成员学校进行数据比对,形成对成员学校的评价数据,激发学校持续发展的主动性。
“四维”研修空间站
盘活教师队伍“源头水”
为优化集团教师队伍建设,助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育人水平,让高素质教师成为教育质量提升的“源头活水”,集团构建了“四维”研修空间站。即针对管理团队、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全体教师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并通过“柔性流动”机制,促进师资安排更紧密。
空间站1——管理团队:集团充分发挥“蔡忠铭校长培训基地”的引领作用,鼓励并支持成员学校校长参加培训;多次组织各管理层人员以“跨区域访名校”形式进行实地考察;积极开展集团内各成员校管理层“点对点”结对活动及实务培训,让成员学校管理团队在开阔视野、优化理念的同时,遇到实际问题有团队研讨,有解题思路,有行动方向,提升管理效能。
空间站2——骨干教师:集团根据各学校的特色与资源成立“名师工作室”,组织“精编作业”“项目化学习”等项目研修团队;进行集团内骨干教师的浸润式培训……集团内各成员校的骨干教师忙碌着,但也体验着成功的快乐。
空间站3——青年教师:集团十分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如加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召开新入编教师的家长座谈会;建立“每月跟踪听课反馈”机制;组织“集团全学科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有序开展青年教师柔性流动工作……家校合力,激励新教师快速进入角色;各校合力,激励青年教师优质成长。
空间站4——全体教师:集团为教师们搭建各类研训平台,邀请专家作专题讲座,拓展视野,更新教育理念;学习和分享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偶发事件处理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增进了各校间的互动交流,取得了取长补短的效果。
“五环节”全过程管理
用好共建共享“倍增器”
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认真研究教学的基本环节,并对各环节提出质量要求。集团在各成员学校在认真梳理“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经验及问题的基础上,开展语数英、音体美、自然、道法等学科的“五环节”实施精细化研讨,出台了“龚路小学教育集团教学‘五环节’实施细则”,以此优化教师的教学常规。
优化备课 集团对教师备课提出明确要求:深挖细究研教材,全面了解研学生,精心设计研教法。开展各学科的联合备课活动;征集各学科的优秀教案,或编印成册或充实集团的备课资源库。
优化上课 集团针对学校及目前教学实际,提出课堂教学16字要求:关注全体、少讲多练、精编练习、学生总结。创新开展“基于问题的‘揭短式’评课”活动,让教师们在听课评课活动中,进一步感悟教学的内涵、方法及课堂教学的艺术。
优化作业 集团在联合教研活动中,统一作业管理要求:精编练习、限量布置、因人而异、指导帮助。组织集团内各校的骨干教师开展作业设计研究,精编配套基础练习“学生能力提升手册”,供成员学校教师、学生选用,为“双减”有效落地服务。
优化辅导 集团在各学科教研活动中,明确“辅导”的维度与要求: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巩固学习内容。升级“5+2”课后服务机制,在第一时间段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辅导;在第二时间段,基于集团各校需求,通过“集团送课程”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满足集团成员学校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成长需求。
优化评价 集团积极开展“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综合评价。开展对学生的综合评价:通过日常观察分析形成的即时和单元以及期末“描述性”评价;通过作业练习及考核考察形成的“等第性”评价。开展对教师教学过程检查的“学生作业布置与批改”及“课堂教学展演”作评价;开展对教师“师德、师能”的自评互评考评活动,形成综合性评价,在评价中激励师生成长。
在“三维、四维、五环节”的教育提升质量“组合拳”下,龚路小学教育集团各成员学校之间变得更加紧密、更加融合、更具发展动力。集团将以持之以恒的努力,继续深入探索紧密型集团的建设路径,打造教育质量提升“强磁场”,跑出教育优质均衡“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