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风貌游遇上“夜经济” 练市镇这条街火了 小寒遇见“毛腌鸡” “老底子”里的南浔味 《徐徐清泉——徐顺泉先生纪念文集》新书首发式举行 南浔木业企业转型升级迈向“高智绿”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特色文化馆开馆 开足马力,南浔以“开门红”博“满堂彩”
第08版:浔沪之窗 2024-01-10

小寒遇见“毛腌鸡” “老底子”里的南浔味

小寒这天,湖州南浔善琏镇善琏村村民张桂山从市场上买来鲜鸡,制作一年一季的“毛腌鸡”。

这种传统的腌制鸡肉菜品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将公鸡阉割后带毛腌制,用稻草包裹,经过长时间的风干而成,也是当地村民新年餐桌上的必备佳肴。

将鸡简单清洗后,挂在竹竿上晾晒至半干,用粗盐揉搓整个鸡身,半干半湿的鸡毛可以帮助盐分更好地黏附在鸡肉上,不需要额外的调味料,可以保证鸡的自然本味。“老祖宗传下来的这种做法,主要是让盐通过毛细血管慢慢地渗透到鸡肉里面去,保持它的新鲜度和色泽。”张桂山制作“毛腌鸡”已经有50年,他表示,通常,由于天气等原因限制,这种毛腌鸡的制作时间非常的短,从农历十一月开始到十二月中旬,只有一个多月的制作时间。

将鸡用盐腌制过后,拿一把稻草,底部扎紧,然后反向按压一下,把稻草扎成一把伞的形状,把鸡放在中间,用稻草紧紧地包裹起来,挂在阴凉通风的地方,10到15天之后就可以吃了。稻草有很好的透气性,能有效防止食物变质。用这种方法腌制出来的鸡外表呈现金黄色,肉质鲜嫩,带有一种特殊的稻草清香。

由于制作方法非常繁琐,在善琏当地,会做“毛腌鸡”的人越来越少,一般也只出现在一些特定的节日或家庭聚餐中,这道非遗美食正面临失传的危机。张桂山希望能把这门手艺传给更多人,让大家以后都能吃到这种“老底子”的美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