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 星期二
答读者问 如何区分皮肤癌与黑痣 “保护生育力”,虹口在行动宣传 ICU里为何不能陪护? 警惕这种“颅内交响乐” 市北医院优化残疾人就诊体验 广告 应对肺结节  关键看“三态” 给“失智症”的妈妈当妈妈  良好护理可延缓病情
第02版:人与健康 2024-09-25

给“失智症”的妈妈当妈妈 良好护理可延缓病情

梅一鸣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症日。1906年,德国神经病理学家爱罗斯·阿尔茨海默首次报告了一例具有进行性痴呆表现的51岁女性的案例,4年后,这种疾病被命名为阿尔茨海默症,又名“失智症”,患者常常具有记忆障碍、失语、失认以及视空间能力损害等症状。

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康复科鲍勇副主任医师表示,通过良好的护理,也能延缓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病情、降低医疗负担。

陪母亲走完人生

2019年,张女士发现妈妈常常在小区里迷路,她马上警觉到情况不对,第一时间带妈妈去看了医生。经过检查,妈妈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症早期。慢慢地,妈妈变“懵”了,没了时间概念,有时候可以睡上一整天。为了让妈妈作息规律,张女士就定了闹钟,上班前准时喊妈妈起床;妈妈变“傻”了,每天,张女士都会把药物备好,并放在固定的地方;妈妈变“空”了,不再是那个有主见、喜欢热闹的人。张女士每年坚持全家旅行,即使扶着妈妈走完全程,也要让家人热热闹闹地陪在妈妈周围。

五年来,妈妈的病情仍维持在轻度,医生也认为十分难得。鲍勇告诉张女士,让病人规律作息,做手操,保持自理能力、陪他们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安排家庭性活动等,都有助于他们保持自信,维持认知能力。

“她的生命已经开始倒计时,未来,她有可能不记得坐在对面的我们。听上去很悲凉,但我要拉住时间,让她记得我们的日子再多一点。这些年,我来当‘妈妈’,无怨无悔。”张女士说。

家庭照护非常重要

然而,像张女士这样能体面地照顾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例子并不多见。鲍勇告诉记者:“超过一半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在5年内会进展为痴呆。不少家属发现亲人得了认知障碍,就陷入悲观情绪,甚至直接放弃就医。也有很多患者家属,一边尽心尽力照护病人,一边还要忍受着患者因病情带来的易怒、暴力,甚至对亲人的淡漠和遗忘。”

目前,我国65岁以上人群的阿尔茨海默症发病率为5.6%,8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高达40%。对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来说,家庭照护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016年,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认知障碍分会发布了《中国认知障碍患者照料管理专家共识》,对中国的认知障碍患者照料者提出指导建议,同时也强调,认知障碍患者照料者要进行科学的压力评估和调适。

实际上,通过药物干预、康复训练和良好的照护,可以延缓阿尔茨海默症的进程,减少总体的医疗费用。鲍勇强调:“即使病情进展到中期,像脾气固执、易怒、性情改变等状况,几乎都有相关的药物可以控制。此外,照料者可对患者日常行为进行观察,并向医生详细地说明患者行为的变化,都有助于医生对症下药。”

记者 梅一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