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山区庙行镇的北斗星商业广场,30余家小微企业、300余名职工曾长期面临工会组织覆盖的“真空”困境。面对企业动态性强、职工流动性大、跨区域注册等难题,庙行镇总工会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楼宇工会联合会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保障的新路径。
党建+工建:打破企业沟通壁垒
镇总工会联合属地企业野桥集团党群组织,通过物业精准锁定企业信息,对广场内劳务派遣、互联网等多元业态开展“扫楼式”走访。同步联动北斗星商业广场联合党支部,以党员企业为突破口,将建会宣传与《工会法》普法相结合,累计发放建会文书60余份,促成20余家企业负责人主动对接。北斗星商业广场联合党支部书记张贤带头组建了工会筹备组,推动实现了“党组织建到哪里,工会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楼宇工会联合会:小支点撬动大覆盖
针对25人以下小微企业占比超80%的特点,镇总工会在宝山区首创“北斗星商业广场工会联合会”,覆盖全部30家企业。这一创新模式既解决单家企业建会成本高的问题,又通过联合工会委员会实现维权、帮扶、培训等服务的“一站式”供给。依托三泉路党群服务中心职工服务站,将法律服务、体检车等资源直接输送到楼宇,已累计惠及职工200余人次。
服务生态圈:线上线下双轨并行
镇总工会构建了“全镇一张网”服务体系,在广场周边设立了户外职工驿站,全年开展“四季送温暖”活动。同步开发了线上服务平台,将会员卡申领、法律援助等事项搬上“云端”,实现了“数据多跑路、职工少跑腿”。目前该区域职工入会率达91%,法律援助参与辖区内劳动争议调处率达100%,真正实现了“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的工会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