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患者,原打算来医院治疗腰椎问题,最终却做了颈椎手术。手术没有做错,这是因为在手术的前一天,我们及时发现了更严重且更急迫的问题。
古稀老人腰椎问题大
这位患者是一位来自台州的阿姨,大约70岁。来我这里之前,已经在其他医院发现了腰椎错位的问题,即“腰椎滑脱”。所谓的腰椎滑脱,可以理解为我们先天发育的“峡部裂”或者后天的“老化”导致腰椎的骨头发生错位、不稳定,进而间接压迫、刺激骨头后方的神经,引起腰腿痛,影响走路。同时,这位阿姨还患有椎间盘突出与间歇性跛行。
她的腰椎滑脱情况确实要手术,于是我很快为阿姨安排了住院。
腰椎手术前,发现更严重的问题
患者住院后,我们针对她的腰椎进行了一些系统的检查,包括测试腰椎的稳定性,查看腰椎间盘突出的部分是否有钙化的情况,以及做肌电图来判断神经损伤的程度等。
手术前一天的查体过程中,我发现这位阿姨的髋关节的状态还可以,腿部的神经有一些问题,但也不是很严重。但当我检查到手部的时候,发现她的双手都有霍夫曼征的强阳性反应。这是一种病理性神经反射,又称为弹中指试验,用来检查颈椎和脑部的问题。
我问阿姨颈椎有没有特别的感觉?手麻不麻?她告诉我,手不麻,脖子也不痛,就是脚不好。我告诉阿姨:“凭我的经验,您颈椎也不好,甚至比腰椎的情况还要严重。”
因为手术安排在第二天的第一台,我建议阿姨在这之前把颈椎的磁共振也做一下。阿姨的丈夫听了,一开始很反对,觉得这是过度检查:明明来做腰椎手术,做什么颈椎检查呢?我向他们解释,在阿姨的上肢检查中发现有异常情况,总感觉颈椎也是有问题的,来都来了,查一下更放心。
最终,他们同意加做一个磁共振检查。检查结果显示,阿姨的颈椎有两节明显的椎间盘突出,已经压迫到了脊髓神经。
一个健康人的主干脊髓神经,通常充盈着脂质和水分,在磁共振的T2相上呈现出黑灰色。而阿姨的神经上游,从大脑出发后,到颈椎这段位置,因为受到明显压迫,局部已经出现了脊髓神经明显的变色,在磁共振上几乎从灰黑色变成了完全的白色。这是因为颈椎压迫得太厉害,有一段主干神经已经被压坏了,甚至可能出现了坏死。
看到这种情形,我连夜给患者丈夫打电话,向他说明患者的情况,并解释,患者需要先做颈椎手术。
患者丈夫不算好说话,一开始还责怪我为什么要加做检查,不早点手术。但他是明事理的,当我仔细和他讲明白利弊后,他一口同意了。
为什么颈椎手术要优先做?
腰椎手术,需要病人在麻醉完成、插好管后,趴在一张适合俯卧位的垫子上进行。病人俯卧时腰背部朝上,医生在后腰部操作起来更方便。手术的过程中,病人的脖子大多数时候要转向一边,如果本身颈椎不好,缓冲危险的能力差,一拧头可能会引发进一步的脊髓神经损伤。
这是因为人在醒着的时候,颈椎的弧度和肌肉,能对自身起到保护作用,但麻醉后,肌肉、骨关节就处在了完全松弛的状态,保护也失效了,便容易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所以,如果一个病人颈椎和腰椎同时不好,专业术语叫“颈腰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建议先做颈椎的手术。
另外一方面,因为颈椎和腰椎的神经,都是从大脑出发,颈椎段位于上游,更粗;腰椎段处在下游,更细。理论上,也应该是先解除上游的压迫,说不定解除后,腰椎的症状就能好一些了。颈椎手术以后,如果这位患者的腿不痛了,那腰椎哪怕有点错位,也不一定非要做手术,因为主要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就像是燃气泄漏,要先关上阀门,解决核心问题,其他房间的通风才会有效果。
所以,不管是出于安全考虑,还是从病情的轻重缓急来说,都要先做颈椎的手术。
第二天上午,我们给阿姨做了一个颈椎前路的微创手术,拆掉了这颗“炸弹”。腰椎的手术则暂缓,先让阿姨恢复1~3个月,间隔一段时间,后面再看情况。
手术很顺利,阿姨的腿部也不疼了,一家子都很高兴。阿姨出院时,她的儿子还专门给我们写了一封长信,表达谢意。
读片子,更要“读懂”病人
作为主诊医生,我很高兴。因为这就像是一座休眠的火山,原先没有任何表现,但爆发时却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而现在,这座火山已经变成死火山了,再也不会喷发。
但如果没有发现颈椎的问题,直接去做腰椎手术,就算做得再漂亮,腿痛也不会好,颈椎处的神经压迫,还会接二连三地引起其他症状。
我习惯于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人,仔细查体,与患者充分交流,结合患者的职业和生活习惯,能帮助我们更快找准问题。
医生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所以,我们先要看见患者,听见他们的声音,观察他们的身体表现,并结合影像学结果与过往经验,审慎判断以减少漏诊、误诊,病人能少花钱,也能少受一些罪。 摘编自《知脊:徐医生告诉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