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关节外科主任田华团队在手术机器人系统辅助下,使用3D打印的生物型假体,为一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松动患者进行了膝关节置换翻修术。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恢复良好,术后5天即出院。据悉,这是该种材料首次被应用于膝关节置换翻修术中。
患者是一名73岁的女性,6年前因膝骨关节炎进行左膝关节置换术,之后因左膝关节疼痛,她来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经该院多学科会诊,患者被诊断为膝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松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报告,60岁以上人群的症状性骨关节炎患病率高达50%,其中80%的患者合并关节活动能力障碍,因此骨关节疾病也被认为是影响中老年人关节活动能力和降低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田华表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骨关节疾病重要的手段,术后的远期效果比较好。
但是,该项手术中使用常规的翻修假体均是骨水泥固定型的,存在花费昂贵、操作时间长、手术难度大、术后容易被细菌感染等问题。基于上述临床困境,田华与其团队研发了此次手术使用的3D打印生物型膝关节置换翻修假体系统。“该系统可实现生物型固定(髌骨假体除外),具有良好的骨长入性能和远期稳定性,延长杆疼痛发生风险低。该系统不仅操作方便,还可以大大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田华介绍。
据《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