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以下简称“公卫中心”)妇产科手术室传来清亮的啼哭声,这场持续近两个月的跨学科生命救援,以母婴平安的圆满结局画上句号。
李女士的孕程从一开始就充满挑战。作为高龄初产妇,她曾有过两次宫外孕,不得已切除右侧输卵管,多年未能自然受孕,2024年12月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成功怀上双胎。然而,今年3月起,反复发热、呼吸困难、咳嗽、纳差等症状接踵而至,短短两个月内,她的病情迅速发展成“不能行走、无法平卧”的危重状态。今年6月,李女士又被诊断患有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结核,当日即行气管插管抢救,病情告危。
面对这一罕见复杂病例,公卫中心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多科室共同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不料,病情刚刚稳定,7月12日起,李女士出现频繁呕吐,导致口服药物吸收障碍,之后又出现妊娠期高血压、胎儿生长受限等迹象。“继续妊娠可能加剧母体负担,但终止妊娠的时机选择同样关键。”
公卫中心妇产科主任刘敏回忆道,考虑到患者系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艰难受孕,且此次妊娠几乎是其成为母亲的唯一机会,经多科室反复论证并邀请市级产科学科带头人徐先明教授指导,最终决定采取“密切观察、不主动干预”的策略,同时密切监测胎心,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7月底,在各方协作和配合下,两个健康的宝宝出生。手术全程顺利,出血量仅300毫升,患者生命体征始终平稳,于术后第七天顺利出院。
通讯员 范忭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