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与系统工程交叉的领域,她既是构建复杂系统的工程师,又是探索未知的学术研究者;从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软件管理硕士到Autodesk(欧特克公司)核心产品的开发者;从高被引论文到国际期刊审稿人,她以技术实践验证理论,用学术研究反哺行业,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产学融合”之路,她就是姜耀婷。
姜耀婷的教育背景堪称“硬核”。2016年,她进入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设计专业,打下了系统的工程化思维基础;后赴卡耐基梅隆大学攻读软件管理硕士,系统研习人工智能。“在CMU(卡耐基梅隆大学)最大的收获是理解技术落地的本质,即技术如何转化为商业价值”,她回忆道。这种“工程为体,AI为用”的理念,成为她职业生涯的底层逻辑。
2022年,姜耀婷加入Autodesk(欧特克公司)后,迅速成为核心工程师,深度参与企业级云平台Autodesk Drive(欧特克公司推出的云端存储服务)的研发,主导权限系统、流式文件处理、多区域数据一致性等关键模块,并助力推动了系统架构现代化迁移,支撑平台服务全球百万设计师的实时协作。尤为突出的是她对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发布流程的重构,通过Serverless(无服务器架构)与Dynam oDB(亚马逊云服务的NoSQL数据库)打造自动化工作流,结合高效前端开发,显著缩短了发布周期并提升了效率。
在工程工作之外,她仍坚持学术研究,已发表4篇论文,引用超127次,覆盖医疗影像、NLP(自然语言处理)、3D识别、时序数据挖掘等领域。她发表于ICICH(国际智能计算与人类交互会议)的论文提出多维时间序列转化为可解释事件序列,被引68次;她参与研发的肺结节检测模型CPLOYO(音译为“西皮洛约”,一种用于肺结节检测的多尺度特征融合深度学习模型),通过特征融合显著提升3D医学影像识别速度和诊断准确率,体现了她对“技术实用性”的坚持。
凭借产学兼备的背景,以及能快速识别创新点并判断工业价值,并在学术严谨性与应用潜力间取得平衡的特点。姜耀婷受邀担任了《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 lligence》(《人工智能工程应用》期刊)、《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Com puting, Communications,and Applications》(《多媒体计算、通信与应用汇刊》期刊)等11家国际期刊的论文评审专家。
在她看来,工程师与研究者并非对立。“Autodesk(欧特克公司)的权限系统设计借鉴了我在NLP研究中的语义权重分配思路,而分布式系统问题又启发了我对时间序列分析的新思考。”这种双向滋养使她在两大领域均获认可。
站在AI爆发式增长的拐点,姜耀婷保持双轨并行:一方面以技术创新夯实数字世界根基,另一方面持续开展学术研究,探索前沿理论。她始终认为:真正的创新,诞生在技术落地与学术探索的共生带。(罗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