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萨克斯风演奏家Claude Delangle与作曲家陈玥
今年夏天,在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作曲家陈玥的新作《在四十九道低语化作风处》迎来首演。著名萨克斯风演奏家Claude Delangle以细腻的演绎,将作品中关于生死、记忆与灵魂的探问展现在观众面前。这部由法国拉威尔奖委约的作品,通过磁带机噪音与现场萨克斯风的对话,融合东方文化“四十九天”的寓意,呈现了一场从记忆到灵魂的音乐对话。
2024年夏天,正值奥运会期间,陈玥入选为法国枫丹白露宫的四位驻地作曲家之一。这个始于1921年的法国枫丹白露宫驻留项目,曾有亚伦·科普兰、菲利普·格拉斯、阿斯特·皮亚佐拉等世界级艺术家参与其中。在驻留期间,她完成了钢琴五重奏《模糊中的记忆》。
这部作品成为她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创作之一。陈玥以极具创新性的声音手法,描绘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从记忆逐渐模糊直至消失的过程:钢琴与弦乐之间交织又分离的织体,宛如断裂又重组的记忆片段;层层叠加的细微音色变化,则呈现出心灵深处的挣扎与失落。作品在音乐语言上保持冷静克制,却能通过细微声部的变化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同时呼吁社会对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给予更多关心与支持。这种将音乐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的方式,使当代室内乐获得了超越艺术本身的公共意义。
《模糊中的记忆》的广受好评,为陈玥赢得了法国拉威尔作曲奖的肯定。评论界认为,这部作品展现了她的创作取向:通过声音探索普遍情感与社会议题,尤其关注精神健康、疾病和边缘群体,以理性而富有同理心的语言传递人文关怀。这种客观与同理并存的声音表达,使听众能在复杂的当代语汇中找到情感的入口。
在获奖之后,她继续拓展创作主题。今年首演的《在四十九道低语化作风处》,延续了她将文化寓意与声音实验结合的方向,探讨死亡与记忆的延续。无论题材如何转变,她始终坚持以音乐回应人类经验与社会现实。
在业界看来,陈玥的音乐“在理性与感性、现实与幻想之间,搭建出一座声音的桥梁”。她以冷静而富有同理心的声音语言回应社会与人类经验,使当代音乐同时保有理性的深度与情感的温度。 (王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