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剑烽)昨天,上海海关召开“进一步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 推动大数据平台建设”企业宣讲会。会上,上海海关联合中远海运集团、上港集团及上海市报关协会,共同倡议AEO高级认证企业为参与建设跨境贸易管理大数据平台增添力量与智慧,携手打造更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跨境贸易营商环境。
上海海关介绍,今年以来主要通过推广“提前申报”、建立“容错机制”、精简随附单证、优化税收征管、优化实货监管、再造通关流程以及推进跨境贸易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等七项举措,不断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提高通关时效。今年一季度,上海关区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较2018年缩短了31%和23%。
2018年,上海海关联合中远海运集团、上港集团,在上海口岸全面开展跨境贸易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将船公司、航空公司、海港、空港、进出口企业、税务、工商、外汇等各类贸易链、物流链数据,与海关通关监管数据进行智能集成,共享信息资源,精简通关手续,做到“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切实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大数据平台已汇集生产、贸易、物流、税务、工商、外汇等各方数据7亿多条,并与“单一窗口”、船公司和港务部门实现无缝对接。通过平台探索建立智慧通关新模式,企业不仅能够自主提前申报,还可提前安排提箱计划,实现“优享订舱”和“靠泊直提”。
会上,大数据平台试点企业之一上汽大众表示:“海关大数据项目的理念打动了我们,整合发货人、收货人、海关、港区、承运商的信息,直接通关,这就是未来通关的发展方向”。另一家试点企业中远海运集团举了一个实例,一票来自荷兰的货物,抵达上海港前2天,客户就已实现货物申报,并在次日获得放行。因货物抵港前已完成单证放行的工作,所以在卸货后不到20小时,客户就可提货离港。相较于以前,耗时从原来的130个小时大幅缩短至20小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