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那些“压力山大”终成“云淡风清”
第9版:文体汇/人物 2019-05-25

那些“压力山大”终成“云淡风清”

章子怡戛纳接受本报专访,与读者分享从影二十年的心路历程

新民图表 制图 戴佳嘉图片来源IC

扫一扫看章子怡向本报读者问好视频

特派记者 孙佳音(本报法国戛纳今日电)

红色的拖尾长裙,或者绿色的西服西裤;闪着银光的短裙和腰带,又或是薄纱褶皱的真丝……三四天来,在法国戛纳的红毯、影厅、晚宴还有海滩,很多次“撞见”章子怡。自2000年首次在戛纳亮相以来,章子怡共有6部影片入围参展戛纳,并先后担任第59届主竞赛单元、第62届短片、电影基石单元和第66届“一种关注”单元评审。此次,她作为首位获邀的亚洲女演员和最年轻的女性电影人,出现在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师班”上,与国际知名电影人如阿兰﹒德龙、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等站在一起。

章子怡在戛纳欣然接受了本报特派记者的专访,跟我们分享从影20年的点滴辛苦和幸福。

1 曾经 被误解

“一路成长,我其实背负了很多的误解和压力。”19年前,章子怡第一次被世界“看见”,是因为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但这几乎也让21岁的她被“钉”在了“野心”和“欲望”的柱头,一“钉”很多年。《我的父亲母亲》在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评委会大奖,获奖照片传回国内,手捧银熊奖杯的,除了张艺谋,还有21岁的章子怡。在许多公开报道或者小道消息里,是章子怡用蹩脚的英语在台上说出“大家好,我是章子怡”,才让全世界一夜之间知道了这个中国女孩;是章子怡强行要求上台领奖,才有了这一次亮相。但这一次面对本报特派记者,章子怡澄清说:“这真的,都不是事实。”

事实是,章子怡是被电影节官方邀请上台领奖的,她上台后也没有讲话。她始终没有解释辩白,是因为张艺谋对她说,“这不是事实,你不需要理会。”章子怡说,她心里一直装着这句话,“张艺谋和李安说的话,对我来说都特别重要。如果他说你得去解释,我可能就会澄清。”当一个年轻的、没有背景的女孩横空出世,很容易被看到她的“野心”,却不容易被人关注到她的努力和付出。所幸,这一切后来都成了人生宝贵的财富。章子怡说:“也许是我特殊的成长经历,给我一种无形的动力——我要争气。”

2 从来 不惜命

她所说的“成长经历”,包括从小到大很少褒奖、鼓励她的父母,一直认为她天赋不够的舞蹈老师,还有从试镜到拍摄,始终没有表扬过她的导演李安。“他一定是故意的,我后来跟《断背山》的主角杰克·吉伦哈尔聊天,他说李安也是这么折磨他的。”聊起近20年前的往事,章子怡把有过的委屈和压抑,当一个笑话来讲,“我跟玉娇龙最大的相似,是我们都很压抑,需要一个爆发。”

“我拍完《我的父亲母亲》,有一个副导演让我送照片给李安,我听说,李安看了一眼照片,就扔掉了。”这是委屈的开始,后来张艺谋给李安打了一个电话,推荐了她,“这个电话‘价值连城’,我得到了见李安导演的机会。”她被留了下来,之后两个月,进行基础的武术训练。但这个过程,同样是漫长而痛苦的。“每一天,我汗流浃背训练;每一天,我也都会看到不同的女孩来见导演。我很明白,大家都是来争取同一个角色的。”

即便试镜通过了,章子怡说自己仍然是剧组里最没有安全感的那一个,于是她几乎是不惜命地去完成角色,“就憋着一口气,希望李安不要后悔他选了我。”按照她自己的回忆,跟杨紫琼的那场打戏,被削飞了指甲,她忍痛把手插进雪里,哭完了继续拍;在李安的讲述里,吊着威亚快要撞到墙的时候,章子怡不会本能地用手去挡开,而是用整个身体撞上去。“我想,我就像一块‘生肉’。”章子怡这样形容那时的刚勇,她说即使到了今天,自己投入角色的时候,也是毫无保留的,也是渴望完全地、真诚地活在另一个人的世界里。

3 感恩 被懂得

这次在戛纳,章子怡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影迷,枕着海风和月色,在沙滩上重温了《卧虎藏龙》。“40岁的我,看这部电影,跟20年前,所有的感受都不一样了。”章子怡坦言那时候,她其实并不懂得导演要表达和探讨什么,“我只是很努力,去完成导演要求的。”

这样的状态又持续了好几年。其间她也参演过好几部电影。“你知道吗,我第一次觉得,我可以当演员了,第一次觉得,演戏不止是完成导演的指示,而是可以自己去表达,是《2046》。”这部电影是她与王家卫合作的初始。虽然她也害怕过那个始终戴着墨镜的导演和完全广东话的拍摄环境;也慌张过每次花3个半小时烫头化妆,手里却没有一页剧本,但章子怡说:“拍到后来,我开始在塑造一个角色了。”

再后来,她与王家卫又合作了《一代宗师》。“那是我最不顺的时候,每一天我都在焦虑忧郁的状态下工作。有一天我‘勇敢’地跟王家卫说,你能不能给我放一个假,我以为他会拒绝,但是他同意了。”章子怡顿了一下,带着几分哽咽,“我记得当时,他说他知道我在一种特别艰难的状态里,他使劲抱着我。他说,‘你什么时候愿意回到片场,你回来,我等着你’。”说完这句,章子怡眼中有泪,她停顿了良久。

大概是这份懂得,让他们后来在《一代宗师》里相互成就。章子怡说,《一代宗师》的表演,让她收获了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朋友。章子怡不仅将怀孕的喜讯第一个告诉王家卫,更期待与他再一次的合作,“未来,无论王家卫让我演什么样的角色,无论他需要我用3年还是5年来完成一部电影,我都愿意跟他一起往下走。”

4 未来 再“攀登”

很久的“未来”并不可知,但几个月后,她与吴京、张译、井柏然、胡歌等联合主演的电影《攀登者》就将在国庆档与观众见面。这部电影,讲述一个个关于“奇迹”的故事。1960年,成立不足5年、队员平均年龄24岁的中国登山队将3名突击队员“送”上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顶的壮举;1975年,九勇士再次成功登顶珠峰……

这部电影本身也是一个“奇迹”,上影集团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剧本创作、场景搭建、演员甄选、多地拍摄,一个月前在珠峰大本营完成了最后一个镜头的实拍。“我跟吴京有几次对手戏,我哭了,他也完全沉浸在他的角色里,我想我们相信了人物和他们的信仰。”章子怡说,拍摄《攀登者》的日子里,她很多次被攀登者的精神打动,“那个时代的人,是真的攥紧信仰,一步一步爬上去的。”

章子怡好多次提到“信仰”,她说:“归根结底,就是一口气。”掷地有声,我想她是在说“攀登者”,也是在讲自己这20年来的努力与执着。

章子怡

●1979年2月出生于北京

●演艺生涯:1996年至今

主要电影获奖纪录

●三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女主角

2013《一代宗师》

2009《梅兰芳》

2005《十面埋伏》

●两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

2014《一代宗师》

2000《我的父亲母亲》

●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

2004《茉莉花开》

●两届(中国)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2014《一代宗师》

2005《2046》

●一届(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2013《一代宗师》

●上海国际电影节

2008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

记者手记

耐心

孙佳音

我让章子怡选一个词,概括自己。

我以为她会选“坚韧”,因为她说,“我像是被烧到尽头的野草,在特别恶劣的环境下,可以生存下来”,她没有选。或者她可以选“努力”,她对工作的专注和尊重有口皆碑,这次来戛纳,她为了把自己塞进一套套好看的礼服,“昨天只吃了清水豆芽,今天也只能喝点果汁奶昔”,她也没有选。我甚至猜测她会选“母亲”,毕竟有了女儿后,章子怡一下子柔软下来,采访中她也温柔地说,孩子是上天给她和汪峰最大最好的礼物,“有了她,什么都不辛苦”,但她还是没有选。

她最后选了“耐心”。耐心是,“你一定要思考清楚,你到底要什么,如果你想做一个演员,那么你要明白,作品最重要”;耐心是,为了做好一个演员,花时间去准备每一个角色,是注意平时生活的点滴积累,“你要有强大的情感记忆,才可以调用”;耐心更加是,愿意去等待一个好角色,“对于我来说,如果有一个很棒的角色,很有社会价值的,现实题材的,哪怕只上映3天,哪怕片酬很低,我也会全力以赴地去演。”

我想,她选的不是“耐心”,而是对表演的尊重和热爱。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