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双休日五元看大片 英雄群像捐赠上历博 84年后,国歌从首唱地再出发
第7版:文体汇 2019-05-25

84年后,国歌从首唱地再出发

上海歌剧院原创音乐剧《国之当歌》开始全国巡演

《国之当歌》剧照 记者 郭新洋 摄

黄浦剧场外景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昨天,原创音乐剧《国之当歌》在《义勇军进行曲》首唱地黄浦剧场献演,上海歌剧院的演员们再现了当年田汉、聂耳共创《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这部音乐剧同时启动全国巡演,在五省十市巡演17场,雄壮的国歌将跨越万里,回荡在辽阔大地。

84年后再次出发

84年前的5月24日,电影《风云儿女》首映于上海金城大戏院也就是如今的黄浦剧场,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随之唱响,并迅速传播至全国各地,吹响激励四万万同胞前赴后继、奋勇抗战的嘹亮号角。1957年,周恩来总理为金城大戏院题名“黄浦剧场”。

84年后,也是5月24日,还是在黄浦剧场,由上海歌剧院出品的原创音乐剧《国之当歌》让国歌的故事再次从故乡出发,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传颂到祖国各地。

对于主创团队上海歌剧院来说,84年前的1935年也是不能忘却的年份。这一年,江苏淮安的新安小学一批“小好汉”自发组成了“新安旅行团”,面对国破家亡的苦难现实,毅然迈出校门走向社会,开启了历时十四年、行程五万里的惊世之旅,他们“一路宣传、一路学习、一路成长”,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投身到抗日救亡的烈焰烽火,穿行于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最终集结在陈毅司令麾下,跟随解放军解放大上海。昨天,“新旅”老艺术家王树元也来到现场,回忆着当年他和战友们打着欢庆的腰鼓走在了庆祝解放大游行的最前列……1956年,正是由“新旅”为主干融合多家革命文艺团体组建了上海歌剧院。

一路高唱一路成长

音乐剧《国之当歌》自2011年试演以来,赢得了市场和口碑,在昨天黄浦剧场纪念演出前,该剧还举行了全国巡演的授旗仪式。剧中饰演聂耳的李新宇代表剧组接旗,他激动地说:“今天,我们接过旗帜,便是接过了前辈的期望与寄托。”在完成黄浦剧场纪念演出之后,《国之当歌》28日晚将献演于革命圣地——延安。

五六月间,剧组将辗转万里,在五省十市巡演17场。此前,音乐剧《国之当歌》随“上海文化全国行”“魅力中国红全国行”“文化部70部优秀作品巡演”“跨越太平洋中国艺术节·美国巡演”及各地艺术节、戏剧节等邀请,走过国内外二十多座城市,而这次巡演则是《国之当歌》建组以来,历时最久、距离最长的一次巡演。

此轮巡演的目标是革命根据地及沿途的干部学院,其中有井冈山、延安、浦东干部学院,有打响建军第一枪的“八一起义”地南昌、“平江起义”地岳阳、鄂西战役地宜昌、国歌词作者田汉的故乡湖南长沙、中国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作为国庆70华诞的重要巡演,《国之当歌》将在首都北京连演5场,之后去往抗日义勇军诞生地东北的牡丹江、哈尔滨。

一路上,剧组还将举行《青春激扬·国歌嘹亮》的导赏讲座,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国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人物故事与音乐鉴赏。为了继承弘扬“一路宣传、一路学习、一路成长”的“新旅”精神,剧组还将组织演职员参观革命圣地,致敬老区人民,慰问新时代建设模范。

本报记者 吴翔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