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家公司今天上午在科创板鸣锣上市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本版制图 邵晓艳
新一代信息技术公司(13家)
新材料行业公司(5家)
首席记者 连建明
从2018年11月5日到2019年7月22日,从宣布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到科创板正式开市,历时259天,迅速完成了制度规则、技术系统以及各项市场准备工作,演绎了资本市场改革的速度与激情。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向市场化、法治化迈进。
全程上演“中国速度”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宣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从宣布开始,科创板就开始与时间赛跑。
2019年3月1日,证监会发布《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上交所出台相关细则。4个月内相关发行上市制度落地。
2019年3月18日,上交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系统正式开始接受发行人申请。5个月内首批申报企业正式受理。
2019年6月5日,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审议会议,审议通过微芯生物、天准科技、安集科技3家企业上市申请。7个月内首批企业通过上市委员会审核。
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宣布正式开板,举行了开板仪式。
2019年6月14日,证监会同意华兴源创、睿创微纳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8个月内首批企业通过证监会注册并启动发行工作。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首批企业上市交易。从宣布设立到正式开市,只有259天,全程上演着“中国速度”。
10年前设立的创业板被称为“十年磨一剑”,用了很长时间才真正推出,这次科创板的速度远远快于当年的中小板和创业板。而且,中小板和创业板推出,基本上不用修改相关制度,相对容易,而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一次制度创新,新股发行、信息披露、上市交易等等规则都需要重新设计,难度大了很多。这种情况下,259天就完成所有程序,的确不易,也证明注册制是高效的。
制度创新高效审核
速度的背后,是质量的坚守和制度的保障。
速度最快的是新股发行的审核周期,科创板首批企业,从受理到注册成功平均只用了83天,也即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明显短于A股存量市场新股发行审核周期。之所以如此快速,在于科创板一开始就明确了科创板的定位以及注册制内涵,通过设立清晰的规则和要求,增强发行审核的可预期性,保障了审核高效、流畅。不同于审批制、核准制,科创板实施的注册制之所以高效,主要归结于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强化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且发行人在短时间内按照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多轮问答即可获得审核通过。在满足基本条件的基础上,科创板将权利尽量交给市场,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减少前期行政干预,加强全程监管,审核理念与方式的转变为科创板高效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加速推动科创板落地的同时,监管部门未忽视对质量与风险的关注。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将贯穿于科创板发行上市及上市公司存续的全过程,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科创板是资本市场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加大对申报企业的问询,以多维度、全方位、深入的问询,为市场筛选出一个符合科创板定位的真实企业,是科创板稳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木瓜移动在强大的问询机制下,主动撤回发行上市申请,充分印证了科创板并非无门槛、无要求。
为重塑市场生态,强化市场法治建设,确保科创板平稳运行,相关部门相继出台多项创新配套制度,为科创板保驾护航。与此同时,对于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予以处理,充分维护科创板的正义与公平性。有两家领先的头部券商,在科创板承销过程中擅自修改招股说明书已经被证监会处分,两家发行人也受到处分,还有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在处分过程中。
有待实践检验完善
科创板一系列制度创新已开始显现效果。从发行看,增强对科创企业的包容性,允许未盈利企业、同股不同权企业、红筹企业发行上市,将进一步畅通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的循环机制,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引领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
市场化是资本市场改革基本方向,也是科创板制度的一大特点。充分信息披露让市场选择上市公司,放开或放宽涨跌限制让市场各方直接博弈定价权,就是要通过“无形的手”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科创板制度设计上有很多新亮点,比如,发行价采取市场化定价,交易方面,上市前5天不设涨跌幅限制,此后的涨跌幅限制放宽到20%。之所以这样设计,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监察二部负责人曾刚表示,这是为了让市场充分博弈,尽快达到均衡价格。根据国际成熟市场的经验,一般新股上市5日后价格波动较为平稳。而且,考虑到新股首日充分博弈的情况下,后4日的运行情况可为下一步改革提供参考。
科创板上市5个交易日之后,涨跌幅限制将放宽至20%,主要是为了减少交易阻力,提升市场定价效率。按历史数据测算,20%的涨跌幅相比现行的A股10%的涨跌幅限制,可减少约80%的涨跌停现象。
同时,为了抑制上市初期没有涨跌幅限制可能带来的炒作,这次设计了一个“价格笼子”,就是“价格申报范围限制”,即在连续竞价阶段,限价申报的买入申报价格不得高于买入基准价格的102%;卖出申报价格不得低于卖出基准价格的98%。没有涨跌幅并不等于可以随意报价,这样可以防范价格异常波动。另外还实行市价申报保护限价和临时停牌制度,临时停牌时间缩短到10分钟,不会对连续交易造成不利影响。
这些创新制度的效果,还需要这几天经过实践检验并不断完善。如果取得很好的效果,今后复制推广到整个资本市场,那么,科创板真正起到了“试验田”作用,中国资本市场向进一步市场化、法治化迈进。
首批25家公司业绩成长性突出
企业业绩
除规模最大的中国通号,24家公司2018年度营收均值为8.15亿元,归母净利润均值为1.55亿元;
报告期营收复合增长率平均为48.02%,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平均为156.45%,成长性相当高。
同时,这25家公司在上市公告书中披露了2019年上半年业绩快报或者预告,首批科创板企业业绩整体向好,近九成企业预喜,其中15家业绩增速超过20%。中微公司成为“中报预增王”,预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2-8.6亿元,同比增幅达55%-85%;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500万-3000万元,同比增长达到288.66%-326.39%。位列第二的是嘉元科技,预告今年上半年净利润约1.6亿-1.95亿元,增速为219%-289%。
盈利指标、研发投入
25家公司
具有显著的高附加值与突出的科研投入,科技成果产业化效果显著。
平均销售毛利率 50.38%
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20.52%
平均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 11.30%
该批企业拥有已授权的专利数量平均高达230项,其中发明专利数量平均达114项,且多家企业核心关键技术获国家、行业或军队科技大奖。
行业分类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9家,专用设备制造业8家,两大行业占比达68%,显示对于科技以及先进制造等领域的支持力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公司(5家)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天准科技、瀚川智能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
交控科技、天宜上佳·
卫星及应用产业
航天宏图
生物医学工程产业(2家)
南微医学、心脉医疗
营业收入
从2018年营业收入看,规模最大的5家公司
中国通号 400亿元
容百科技 30.41亿元
澜起科技 17.58亿元
中微公司 16.39亿元
光峰科技 13.86亿元
复合增长率
营业收入三年复合增长率前5家公司
睿创微纳 152.49%
光峰科技 97.58%
乐鑫科技 96.55%
容百科技 85.36%
瀚川智能 70.36%
归母净利润
从2018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看,前5家公司
中国通号 34.09亿元
澜起科技 7.37亿元
杭可科技 2.86亿元
天宜上佳 2.63亿元
华兴源创 2.43亿元
净利润三年复合增长率
净利润三年复合增长率最高的5家公司
乐鑫科技 1345.46%
瀚川智能 469.18%
容百科技 456.39%
睿创微纳 259.34%
光峰科技 25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