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建明
今天上午,黄浦江畔成为瞩目的焦点,科创板股票正式开市交易,上海证券交易所嘉宾云集,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从宣布设立到正式开市,科创板在259天的时间内迅速完成了制度规则、技术系统以及各项市场准备工作,演绎了资本市场改革的速度与激情。
这个高效的过程中,参与各方热情高涨,今天上午开市后巨大成交量,也显示出广大投资者的热情。保持热情的同时,我们更需要理性和冷静,需要包容。
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主要承担着两项重要使命:一是支持有发展潜力、市场认可度高的科创企业发展壮大。通过改革增强资本市场对科创企业的包容性,允许未盈利企业、同股不同权企业、红筹企业发行上市,进一步畅通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的循环机制,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引领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二是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从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借鉴成熟市场经验,在发行上市、保荐承销、市场化定价、交易、退市等方面进行制度改革的先试先行,并及时总结评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9年前,一批开拓者凭借满腔热情,在一无所有的条件下硬是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搞起证券交易所,中国资本市场1990年12月19日在黄浦江畔起步,并迅速发展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如今,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又是一个全新的探索,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在所难免。
科创板制度上的新变化,带来五大新课题:一是发行方式改变后,如何平衡好注册制与把握上市公司质量这对关系,需要经过市场检验,这会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二是市场化定价后,与现有IPO定价机制有本质区别,企业高估值发行的现象可能会增多。三是开板初期市场供求不平衡,加之新的交易机制需要适应,不排除出现短期炒作、涨跌幅较大的情形。四是科创企业本身由于技术迭代快,投入周期长、不确定性大等特点,需要投资者理性研判,更加关注信息披露。五是在试点初期,科创板的制度创新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有一个逐步磨合的过程,这也可能引发一些市场风险。
对此,我们需要理性冷静,需要包容。市场化是资本市场改革基本方向,也是科创板制度的一大特点。对于科创板发行价、市盈率高的问题,这是市场化定价的结果,投资者愿意给出较高价格,愿意把钱给这些企业用,这是投资者判断结果,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企业如何用好这笔钱。科创企业因其科技含量、企业发展模式都与传统企业有所不同,因而投资者在对科创企业进行投资价值判断的时候也应脱离此前单一的“唯市盈率论”,根据企业的不同模式寻找到最适合的价值判断指标。要用长远眼光看待科创板这一新生事物的成长,不以一时得失论英雄;要以长跑的心态来看待科创板孕育“硬科技”企业,不宜盲目攀比。
科创板开市只是起点,作为新生事物,发展初期难免出现一些不及预期的现象,需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又适当包容。科创板的平稳运行离不开市场主体同心协力,需要凝聚资本市场改革“最大公约数”,充分认识到制度改革的复杂性、投资预期的合理性和市场建设的长期性。
种好科创板改革“试验田”,既要保持热情,又要保持理性冷静,必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