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校验《徐孝穆竹刻艺术拓片集》色差
为《绿野仙踪》手工包书封
封面烫金
胡乔(左)和王彬检验《怪木竹石图》
为《怪木竹石图》贴胶 本文图片均为 潘淑平 摄
三伏天,雅昌(上海)艺术中心的印刷车间里,即使只有25℃,也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每年七八月总是印刷的高峰期。作为出版编辑们最信赖的伙伴之一,它承印制作了上海书展大部分出版社的高端彩页图书。如今距离书展开幕已不到半个月,工人和所有机器都已满负荷运转。
流水线连轴转
图书印制的流程从主楼的8楼开始拾级而下,图书出版制作的流程基本遵循这条路线。首先经过摄录、扫描、排版区域和校色间,记者发现这里操作人员不多。“现在如果还在校色的话,恐怕赶不上今年书展了。3个月前这里是一座难求的。”生产经理胡乔介绍。
即便蒙上双眼,也可以猜出走到了哪一区域。装订区域里胶水味扑面而来,印刷区散发出浓浓的油墨味。
印刷的声音有规律地“跳动”,底层的印刷区是印刷企业的“心脏”。“每台机器的效率是限定的,每小时不宜超过1万印,太快了的话纸张两边会卷起。为了抢赶时间,7条流水线已经24小时不停作业,技术员早晚翻班。8月4日、6日和10日是书展交货的三个节点,时间紧迫。”
机器上贴着醒目的警示条“在我手中不出错”。印刷机旁的负责人是机长,只有经过5年以上的专业学习才能胜任这项职务。机长要对印刷的颜色非常敏感,不停地比对图片与样稿,确保这道关键工序万无一失。
印水墨真功夫
在印刷车间遇到了几位上海主要出版社的“顶梁柱”,上海书画出版社编辑部主任王彬说,在印刷厂“上班”快3个月,“督战”上海书画出版社40多本将在上海书展亮相的重点新书,其中包括读者期待的程十发《胆剑篇》《中国绘画名品·苏轼怪木竹石图》《徐孝穆竹刻艺术拓片集》。
《怪木竹石图》为水墨纸本,描绘一株枯木庄严屹立于形状怪异的石头旁,犹有鱼龙起伏之势。苏轼的绘画真迹凤毛麟角,去年该作在拍卖行以4.6亿元港币成交后消隐于世,对此图的墨迹,书画迷们翘首以盼。要在墨迹稿上再现天才文人的腕下神韵和岁月流变的纸张质感,非常考验出版水准。
几位编辑告诉记者,在印刷前线“督战”是汗流浃背,但比在出版社里坐着更安心。雅昌艺术园区内功能齐全,从顶层到底层多跑几次就行,可以同时察看所有书籍的制作进度。
为读者乐付出
不管外面多少热,印刷车间的室内恒定温度25℃、相对湿度64%。“为了保护纸张,必须把控温度和湿度。如果湿度不够会自动加湿。”胡乔介绍。
车间里堆满了一摞摞已经完成印刷、等待花式考究的装帧的图书纸张,离得最近一摞纸堆,是新出炉的《徐孝穆竹刻艺术拓片集》封面,叠起来后几乎一人高,数目有5000多印。车间里工人拉着一车车的印刷品送入后续的装订车间,做到环环相扣。
最后的装订环节同样关键,往往是花样百出,根据不同设计要求,有着不同的装订流程,例如折页、模切、烫金、啤烫等。而烫金、包封面、夹书签、做函套等精致的“细活”,需要手工辅助完成。
胡乔和王彬都感叹:“每年书展前总是特别忙,平常的印刷量一天在120万印,现在书展前达到了每天到170万印甚至200万印。可谓页页皆辛苦,但为了爱书的读者,付出汗水是值得的。”
本报记者 乐梦融 实习生 潘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