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夜里的文学课 博多港之晨 念亲恩 一条河的记忆 莫提“余生” “齐步——走!” 秋天的前奏
第19版:夜光杯 2019-09-25

一条河的记忆

朱力锋

松江广富林遗址建筑群倒映在水影之中,既有古朴的美感,又有水乡的韵味。这里现在是个旅游景点,但于我而言,却是儿时曾经嬉戏的地方,外婆家就曾在这遗址之上。

每年暑假,父亲总是踩着自行车,把哥哥和我从佘山送往十几里地外的外婆家住上几个礼拜。童年记忆里的广富林是一个很小的集镇,木结构的老房子、青石板径的老街、柴草味的炊烟、可以撒开蹄子奔跑的乡间小路,还有蜿蜒着经过院门前的那条河。

夏天很热,我不会游泳,但清凉的河水总是诱惑着我。一天,大家都在午睡的时候,我突然想着要下河。我奔出后院门口,一步一步走下岸边青石板的阶梯,当河水逐渐到达腰际时,正好被出来洗衣服的邻居看到,她赶忙冲下石板阶梯,拉住我的手:“囡囡,你这是在做啥呀?”现在想来,不禁有些哑然失笑,你心里想的是自学游泳,但从旁人看来你的整个行为就是“想不开”的感觉,但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又有什么可以想不开的呢?

不过,因为这件事我被要求不能独自去岸滩边,于是远远地坐在岸边欣赏河水就是我每天的奢侈享受了。河道上有一道水闸,每天黄昏时水闸门伴随着“吱呀吱呀”的巨大声响逐渐提升起来。闸门是由钢材焊接的,可能是为了确保结构稳固,闸门背面每隔一段距离都焊接了一道金属槽,从上到下有好几个大水槽子。每天黄昏,伴随着闸门的升起,水便从槽口中漫漏出来,滴里哒拉的水流就像是瀑布,伴随着卷扬机的马达声,颇为壮观。水闸上升过程中,有几个水性好的年轻小伙子突然飞身跳入河中,游至闸门前抓住槽口纵身攀爬上水闸门。只见他们飞快地在槽口里掏着什么,忽然一个小伙子伸手从水槽里抓出一条大鱼来,不一会儿其他几个小伙子也都有收获。这些摸到鱼的小伙们或是抓着鱼儿重又跃入水中,踩着水开心地游上岸来;或是大力将鱼儿直接扔向岸边的家人,腾出手来继续摸鱼。那些新鲜的鱼儿就成了晚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虽说这样的举动是有危险性的,但对于野惯了的乡村小伙儿而言,这既是一种快乐的表演,也是一种能力的炫耀。

那条小河通向另一条大河,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那条大河叫做沈泾塘,它从乡间的广富林直接通向县城松江(现为松江区)。在这条河上是可以行船的,不仅仅是打鱼的小渔船,而且还可以通过载客的小客轮。那是一种只有在老电影中可以看到的内燃机“小火轮”。“小火轮”是暗绿色的,船体斑驳不堪,而上船之后向下进入船舱,却又是另一番景象。船舱里有长排的木凳子,大家人挨人挤着坐,人多没座位的时候就像在公共汽车里一样站着,当然也有不少人索性跑到上面的甲板上去透风。我喜欢坐在边上有舷窗的位子,透过圆形的舷窗你可以看见泛起涟漪的河面以及不远处岸边的荇草。当船儿开起来时,河水流动的波纹和从岸边过来的涌浪交织,那是一种流光幻影般的感觉。

岁月流逝,那水、那岸、那闸门、那小火轮,就像是一部部老电影在脑海里闪过,平平淡淡却又真真切切。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