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笔者在巴黎居住期间,专门抽时间去看了巴黎先贤祠,既了解法国的国家英雄,也朝拜证明地球自转的实验地。即当年法国人傅科做实验证明地球自转的地方,历史穿越感油然而生。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经历了上千年。除了围绕太阳的公转,地球还会以自身为轴进行自转,这也是昼夜更替存在的原因。
1851年,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傅科为验证地球自转,当众在这里做了一个实验,用一根长达67米的钢丝吊着一个重28公斤的摆锤,摆锤的头上带有指针,地面是一个巨大的沙盘可观测记录它的摆动轨迹。
傅科的演示说明地球是在围绕地轴旋转。在巴黎的纬度上,钟摆的轨迹是顺时针方向,30小时一周期;在南半球,钟摆应是逆时针转动;而在赤道上将不会转动;在南极,转动周期是24小时。这个实验就是傅科摆。
人们常说的钟摆,就是一个简化的傅科摆,只有垂直面的左右摆动,而没有水平面的转动。钟摆原理,即一个钟摆,一会儿朝左,一会儿朝右,周而复始,来回摆动,钟摆总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值在一定范围内作有规律的摆动。
钟摆原理在人类社会中有很多应用,最常用的就是伽利略钟摆原理。伽利略有一次站在比萨的天主教堂,一直盯着头顶上不停摇摆的灯看。他发现,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吊灯摆动的幅度逐渐变小,但一次次摆动之间的时间间隔却始终一致。这就是伽利略钟摆原理。利用这个“摆的等时性”原理,1657年荷兰科学家发明了摆钟用来计时,沿用至今。
除了计时用到“摆的等时性”,在日常经济生活中也能用上钟摆原理。特别在股市,已经被总结为这样一些规律。一是估值不确定:A股市场的波动类似于钟摆的运动;弧线的中点就是个股内在价值(合理估值)之位置,但钟摆停留时间并不长,相反钟摆几乎始终朝着或背离弧线中点的位置来回摆动。从MACD图看比较直观,总是围绕零轴在运动;一般来说,找出历史上的最高位和最低位作为参考,一旦接近最高位,就要考虑卖出不可高位买入;接近最低位,就要考虑买入不可低位止损。二是股价定价的摆动性。A股一出利好消息,投资者就兴奋,股价就疯狂;一出利空消息,尤其是有关中美贸易摩擦的利空言论,A股首先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趴下,沮丧过度!股市处在兴奋与沮丧之间来回摆动;股价总是处于定价过高与定价过低之间来回摆动。三是过度贪婪和恐惧。股价创新低即便低得离谱也不敢买进,过度的恐惧往往错失买入的良机;但在市场兴奋的时候往住又会过度乐观进而贪婪,既使股价连创历史新高,仍然追高买进,容易高位被套。
不过前面笔者也提到,钟摆原理是在一个垂直面考虑钟摆的运动规律,在真实世界中还要加上水平面的运动,那就是傅科摆的实验了,经济领域和股市投资也要加上水平面的运动,这样摆的运动就将立体完整。
股市当下处于钟摆的什么位置,投资者大致了解,也在期待钟摆冲过中点。
此时,笔者愿意加入水平面的考虑。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证监会从编制层面专门设立科创板工作处,意味着监管层的科创板审核工作正在步入正轨;A股两融账户数4年来首次突破500万,或反映出风险偏好资金在当前点位附近正在积极布局;中美贸易谈判出现积极因素等等。从国际市场来看,明年全球经济还是较困难。美国从2008年至今的扩张周期已接近尾声,欧洲和日本因脱欧、加税等内部经济结构问题,经济状况依然偏弱,境外利率继续下降,如今欧洲和日本都已进入负利率时代,全球投资者要找有确定稳定高收益的资产,放眼全球就在中国。
考察傅科摆和伽利略钟摆原理,再面对中国股市,或许我们可以等待重要时点的出现了。 文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