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酥技能大赛现场出品的各色蝴蝶酥(左);颇受市民青睐的葱油蝴蝶酥(右) 本报记者 张钰芸 摄
到上海旅游买什么伴手礼?蝴蝶酥肯定榜上有名。这不仅是因为它独具海派特色,还有沪上知名品牌的实力加持。昨天,由上海市食品协会举办的第三届蝴蝶酥技能大赛开赛,来自近20家企业的50多名选手同台竞技,把一道源自欧洲的传统西点做出海派风味,更添加十足创意,让海派蝴蝶酥的知名度和销量一起“起飞”。
除了现场烘制50克一只、12只一组蝴蝶酥的“规定动作”,此次技能大赛还首次设立创意作品展示台,欢迎各位选手“脑洞大开”:口味是否有新意,造型是否别致,包装是否精巧,大家同台比一比。在这个“舞台”上,市面上常见的原味蝴蝶酥在这里反而不多,反而是各种特殊口味和造型的品种唱起了主角。
国际饭店推出了“苔条味”蝴蝶酥,细细的苔条揉入面团中,呈现出淡淡的绿色。同样是咸味蝴蝶酥,葱油口味也很合上海人的胃,点点小葱点缀的西式“葱油饼”,口味非同一般。哈尔滨食品厂带来的天然竹炭蝴蝶酥和抹茶杏仁蝴蝶酥,针对的则是喜欢新奇特的年轻人。竹炭的配比经过多次调整,烤出来的蝴蝶酥是黑漆漆的;抹茶杏仁蝴蝶酥则把杏仁粒夹在蝴蝶酥中,吃来一口酥脆。预计这些新产品将在明年正式上市。
同样是黑色的蝴蝶酥,老香斋用的是墨鱼汁,更亮眼的则是旁边用两块蝴蝶酥交叠而成的“比翼双飞”,除了对技艺要求更高外,还别出心裁地用上了原味、抹茶、咖啡三种口味的“三拼”组合。
老香斋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已经是他们第三次来参加技能比赛,从第一届大赛选手的差距较为明显,到第二届差距逐渐缩小,到如今即使是以专业角度来看,各选手的水平也十分接近,“我们感受到了整体行业水平的提高,同时对我们自己的选手来说,这也是一个绝佳的锻炼和学习的平台。”
上海市食品协会秘书长高克敏表示,通过大赛切磋,近年来蝴蝶酥的工艺、口味、包装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蝴蝶酥是最能代表上海海派文化特点的点心之一。通过比赛,能够在上海食品行业掀起学技能、比技能的热潮,提升上海特色旅游食品的整体实力。‘单品’起来了以后,更带动了整体产业的蓬勃发展,目前上海已有很多家品牌企业制作销售蝴蝶酥,形成规模化效应。”本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