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心怡
窗,多有象征意义。
关上窗,是对视,是揣摩。推开窗,是互鉴,是触摸。在很多人心中,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便是这样一扇充满精神力量的窗户。
被誉为世界第四大男高音的阿根廷著名歌唱家何塞·库拉,多次来到上海。独唱音乐会,歌声倾城。流动的,不仅是旋律,也是中西相融的艺术往来。在欧洲的艺术殿堂里,库拉看到许多潜心深造的中国身影,但西方艺术界对中国的了解,却远远不够。“50年、100年后,最终的赢家是中国。”
被委约参加明年艺术节的美国戏剧大师罗伯特·威尔逊,已是第四次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合作。“在这个舞台上,不仅给了观众看世界的机会,也给艺术家接触到世界的机会。这里,通向世界。”威尔逊的委约作品《不可能的黑郁金香》讲述中国故事。这里,何尝不是走近中国。
窗里,是中国。窗外,是世界。多种元素交汇,多种语言对话,多种情境更迭,看得见,更摸得着。窗户打开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底色是五彩斑斓,争奇斗艳。我们的,你们的;传统的,创新的;现实的,魔幻的,以艺术为名,开出艳丽的海上花。生逢其时,何其有幸,只愿,这扇艺术之窗,更透亮,更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