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梓华
说起进博会志愿者“小叶子”,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热情洋溢为你答疑,还是脚步轻盈给你带路?
本届进博会最后一天闭馆前夕,虽然参观者已经寥寥,但当我在一处信息驿站电子屏前偶遇上海城建技术学院大二男生胡岱金时,他仍然笔直地站得像一株小白杨。喧闹已经散去,他的身影,有些寂寥。
“我和几个女生轮岗,现在事情少了,我让她们先去吃饭,我多站一会就好。”小胡微微一笑,礼貌地回答,仍然保持着笔挺的站姿。
说实话,这个岗位有点尴尬,相比其他岗位,更像是“寂寞岗”——他的前方,是块大型地图,所有标注一清二楚;不远处,有醒目的咨询台,参观者一来,自然而然会往那走,留给他的工作只是管理信息驿站的大屏幕。“那你会觉得枯燥吗?”“还好,还好,自己找找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比如你看这个大屏幕,它是几个内容切换播放的,我后来就发现,每次换到场馆热力图的时候,大家就特别感兴趣,那后来我就知道了,就多把屏幕内容切换到热力图上,满足大家的需要。”小胡说得头头是道。他来自湖南郴州,小时候贪玩,没考上高中就去了南方打工。几年后,小胡忽然懂事了,来到上海,打算读完高职,再读个专升本,闯出一条路。在他看来,能来到这个国际性展会已经很幸运了,无论岗位多小,也要努力把自己的任务做到最好。寂寞岗?不存在的。
而小胡所思,未必就是所有人所想。记得前几年上海市高中生社会实践平台刚启用时,就有老师经常接到家长电话,希望给自己孩子安排一个比较“重要”的岗位,或者“技术含量”更高的岗位,因为自己孩子是学生干部,“能力比较强”,或者成绩很好,“应该发挥更多作用”。
而在教育工作者看来,任何一种经历,都是一种历练,“寂寞岗”何尝不是一个契机,向内学会自我对话,向外学习观察和思考。著名职业社交网站领英曾经统计出一份全球“最孤独职业排行榜”,其中既有守林人、列车司机、地震监测员、灯塔守望者、子女长大后的全职妈妈等不同职业,也有孩童们会填在“我的梦想”那一栏的,“太空宇航员”。谁能说,之于人类,这些寂寞的岗位无足轻重?是否愿意为这份伟大牺牲些什么,无关对错,考验的是内心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