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
薪火相传 “上海制造”乓乓响 汇集年轻新势力 助力明日艺术家
第10版:文体汇 2019-11-16

汇集年轻新势力 助力明日艺术家

让世界倾听青年之声

青年艺术人才如何才能“冒”出来?光给舞台还不够,量身定制的梯台才是更加适合他们的选择。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推出名家名作的同时,也在不遗余力地让这里成为年轻观众的孵化地、青年人才的蓄水池、未来大师的起航点。

启迪艺术入门

“我已经完成了《永不消逝的电波》‘四刷’,第一次观看就被震撼了,一直延续到后来的每一次观剧”“拉脱维亚广播合唱团展现了极强的用声音形态塑造空间感的能力”……这些是来自本届艺术节学生观剧团的剧评。来自29所高校212名大学生和12所高中53名高中生来到上海十多处专业剧场,分组观摩50台主板块演出。音乐、舞蹈、戏剧戏曲,处处留下了他们的思考与见解、个性与态度。

艺术教育板块的“慧画无限”活动,则让宝山智慧湾科创园音乐码头、徐汇港汇恒隆广场、杨浦东方渔人码头、普陀M50文创园区滨河厂房成了艺术家和中小学生的“画布”。同学们第一次在熟悉的公共空间作画,尽情放飞想象,经由艺术家的妙笔再汇成统一的图画。参与创作的油画家彭鸣亮感慨道:“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一旦被艺术激活,他们呈现出的画面是那么的自由和富有想象力,很打动人心。”

推动青年成长

从2017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启航》,到今年再度接受艺术节委约创作第十一交响曲《潮》,上海爱乐乐团的90后驻团作曲家龚天鹏坦言,创作这两部主题作品,是他从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毕业回国后最重要的学习与成长经历。他说:“从下笔前的一次次讨论,到成型后的一次次研讨,上海国际艺术节对原创作品的重视程度是罕见的。”

与此同时,艺术节专门为青年人才搭建的“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平台已经成立8年,共委约78位活跃在各个领域的青年艺术家,制作出65部原创舞台艺术作品,成为原创作品和青年艺术人才的孵化器。舞台剧《繁花》导演马俊丰,就是从“扶青计划”走上自由创作之路的。每个创作节点,“扶青计划”都会联系专家做外援,为项目把脉,让他至今心怀感恩。

连接国际窗口

8年中,“扶青计划”与美国亚洲协会、线圈艺术节、匈牙利布达佩斯之春、英国南岸艺术中心、中国香港新视野艺术节等建立了紧密合作,相当一部分作品已经或将至德国、法国、匈牙利、美国、英国、印度等地演出。如果说“扶青计划”为国内青年艺术家提供了艺术创作的展现机会,上海戏剧学院青年艺术创想周则呈现了更多国际青年艺术家探索舞台艺术的尝试,今年50多部世界邀约作品,呈现了缤纷多元、名家荟萃的格局,为上海观众提供了“畅想的河床”。

首届学生观剧团的代表卢丹阳有幸被推选到罗马尼亚锡比乌戏剧节担任志愿者,当小剧场越剧《再生·缘》演出后,一位当地观众评价的“中国式浪漫”让她记忆犹新,她说:“有时候字幕的传达很局限,但是情感的流露与表达却可以超越语言。在这一刻,我感到了中华文化传递出的自豪与力量感。”本报记者 赵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