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5日 星期日
三言两语记 晒秋不是表演 智慧快餐 一次特别的授奖 议成语 喜欢军事讲座 “风上有闪烁的星群”
第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19-11-17

“风上有闪烁的星群”

叶祝弟

顾琴教授生于无锡,负笈于南京、上海,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其精楷善隶,深耕楚简,娴于草书,尤善治印。韩天衡先生誉其为“能文、能书、能画、能篆刻的能者”。其书法上溯秦汉,直追晋唐,小楷脱胎钟王,多取隶意,又自成一格;大楷宽博厚重,化金石入楷法,有古涩之感;隶书融北方石门之峻厚疏放、野逸跌宕与南方楚简瑰丽奇诡于一体,恣意疏放,雄强宽博又天真烂漫;草书恣意汪洋,率性而为,乃鲁迅所谓“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是也。

对顾琴教授的书法艺术,无锡博物院副院长盛诗澜有过精到的点评;而她的篆刻,与书法相得益彰,融古于今,化繁为简,奇趣旁逸,摇曳生姿。她近年所创作的人物肖像印、动物肖像印中,我尤喜“近现代文化名人”系列。寂静的长夜里,她在方寸之间刀走龙蛇,刀笔相融。万物俱寂,唯有刻刀和金石唱和,嘈嘈切切,丝丝入耳。她与刀下的文化名人深情凝视、倾心交谈。她的近现代文化人物肖像印则是力图在方寸与天地之间,追求顶天立地的文气和金属般的质感。她刀下的人物,在动与静、文与野、质与逸、弘与毅之间,呈现出一种张力,渗透了对时代和艺术、艺术与生命的深度思考。

清末民初,正值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不同的艺术家和学问家自然会采取不同的人生态度。如何还原历史本真状态,便成了摆在艺术家面前的首要难题。在顾琴教授所择选的黄宾虹、茅盾、蒋梦麟、戴望舒等近现代文化名人中,我觉得王国维、徐志摩和弘一法师最具典型性,分别代表了对艺术和生命的不同理解方式。有趣的是,这三位均为越人,如今,一位吴人隔着太湖浩渺烟波,以刀笔向先贤致意。

《王国维肖像》(下左一),整幅作品,图于中,文包图。略显凝重的图像与轻灵的小楷,一动一静,极具视觉冲击力。这也许是顾琴教授一贯追求的效果。静安先生所推崇的学问三重境界,又何尝不是艺术和人生的三重境界呢。然而这是一条多么崎岖的小路啊!我是从顾琴教授所着力的静安先生的这双眼睛,读出了一颗丰富而痛苦的灵魂!这是一双睿智、迂阔而又略显呆滞的眼睛,饱含悲郁、孤愤、困顿和失落。他曾立下宏愿,本欲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本意寻她千百度,然而,蓦然回首,历史终归与先生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大厦倾圮、势逆于道,先生目睹“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却又无力补天,一方面,他对滋养他的文化一往情深,另一方面,他又望不尽天涯路,“不得不死”,正所谓作为“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

《徐志摩像》(下左二)选取的是诗人青年影像,旁白“我的世界过于安静/静得可以听见自己的心跳声音/聪明的人喜欢猜心/傻气的人喜欢给心”。徐志摩一生追求爱、真和自由。时世动荡,炮声隆隆,大时代倡导的是走上街头,艺术为人生和社会,然而,他这样为艺术而生之人,沉浸在一己的世界里,显得与大时代格格不入,以致寂寞得“可以听见自己的心跳声音”。为了表现诗人至真至纯的“傻气”和与时代抗拒的顽倔一面,顾琴教授有意让人物微倾着脑袋,嘴唇微微上翘。这是一个与老大帝国完全不同的少年中国和青春中国的形象,才华横溢而孤傲倔强,注定将绽放出生命的绚烂之光,又注定如流星般划过星际。

而《弘一法师》(下左三)在刚柔相济中,褪去秀润华妍,增添了顾琴教授书法作品中惯有的苍茫高古、拙朴大气之气质。这方脱胎于弘一法师晚年肖像的印章,融巧于拙,生动自然,把已臻于化境的弘一法师刻画得惟妙惟肖。顾琴教授善用斑斓线条,寥寥数笔,一尊遗世独立而又“悲欣交集”的高僧形象

呼之欲出。

顾琴教授有一幅小楷小品,可以作为理解其刀笔下人物的一把钥匙,也可以看成其对艺术之路的一份期许。“我渴望在笔墨与刀痕的神采里度过每一个/宁静的黄昏/我的刀尖儿是风/风上有闪烁的星 群/小 畜/感 恩/正 位 凝命/憧憬/悟/未来”。正是怀着这种对生命的悲悯和怜惜,对艺术的执著和憧憬,她才在艺术道路上御风而行,迎风起舞。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