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柳琴上的“化蝶” 融汇东西 折叠时空
第13版:文体新闻/文娱 2019-11-19

融汇东西 折叠时空

在这个平台上可以看到全世界

指挥家埃 斯特拉达 记者郭新洋 摄

《舞经》剧照

舞剧《茶花女》剧照 记者 郭新洋 摄

擅长把视觉与听觉艺术融入戏剧框架的美国导演罗伯特·威尔逊惊叹于中国传统戏曲之美,特地跑到京剧《大唐贵妃》的后台,紧紧握住史依弘的手不放:“是你们今晚的精彩亮相,让我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目前,他正受邀为2020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创作委约作品《不可能的郁金香》,聚焦的是十七世纪初中国学者李之藻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共同完成《坤舆万国全图》的故事,旨在致敬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指挥家埃斯特拉达出生于哥伦比亚,此番他指挥着奥地利维也纳爱乐乐团,与中国钢琴家王羽佳合作……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不仅印证着“地球是个美丽的圆”,也体现了这是一个汇聚东方与西方、折叠时间与空间、融合名家与观众的奇妙平台。这一平台的出现,让城市成为大舞台,演艺包容大世界。

地球 是个美丽的圆

“地球,是个美丽的圆,我在东边你在西边。我欣赏你的神曲,你喜爱我的飞天……”传唱多年的艺术节节歌,点明了艺术节国际性、专业性的追求。而今年的新现象是——中国元素、传统文化以新的方式融入这个美丽的圆,流转其间,融会贯通于国际演艺市场。令人期待的是明年亮相的《不可能的郁金香》,令人回味的则是比利时编舞希迪·拉比·彻卡欧10年前创作,去年首演于伦敦,以嵩山少林寺武僧生活及其精神为灵感的《舞经》。以往在西方世界中带有“远东异域文化”色彩的华夏风情,正通过东西方艺术家的共同努力,在舞台上有了清晰而纯粹的中国文化的当代面目。

不仅如此,海外艺术家还热衷在台前幕后都深入中国、了解上海。意大利零重力舞团艺术总监埃米利亚诺就主动提出在演出结束之后参观了解中国大戏院,看看曾经是上海京剧四大舞台之一的这个剧场,在当下又是怎么一番模样。当他看到三楼墙壁上一块透明玻璃后面的老砖墙,感慨万分:“剧场总能让人忘记时光飞逝,总能留下文化印痕……”

艺术 折叠时空的台擅长以当代戏剧元素解读经典名作的宝岛台湾戏剧人吴兴国,此次与上海昆曲王子张军,演绎了罗马凯撒大帝。这部名为《凯撒》的小剧场剧目,仅有他们两人登台,并不断转换角色,但始终保持互相较量的人物关系,以带有东方美学的剧场理念,诠释着英国莎士比亚的《裘力斯·凯撒》。时间仿佛从古罗马跳跃到400年前的英国,又分明是在当下……

在张园举行的“行进中的画展”,也是一次穿越时空的艺术创新。当画家俞晓夫等率徒弟一起为身边游走的、打扮成上世纪30年代的女子以及黄包车夫写生时,观众会有“仿佛若当年,翩若惊鸿影”的感受。于是,众人回首,恍悟张园其实本身也是百余年前的各项公共文化体验“第一”——“近代中国第一公共空间”“第一次放映电影”等等。这里,也是现代城市文明的最初的平台。

当观众走进上博观赏“从太阳王到拿破仑——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珍藏展”时,心里回响的是:那也是当年徐悲鸿、林风眠踏出国门学习绘画时细细观赏的作品。时空在艺术品面前,就此凝聚、结晶,让几代人都能荡气回肠。

城市 演绎大千世界

城市,可以演绎大千世界,也可以本身就是一个演艺大世界。上海大世界的老总陈轩,已经在大世界里叠加一个新功能:演出交易。大世界里有一块大屏幕,手指一点,就能知晓某作品的编导演和档期等演出要素……在今年演出交易会上,450余家参会机构达成510个意向。其中,章达明的VR现代舞作品《眼眶》就收获了62个合作意向,其中40%以上是去海外演出。节目交易,日趋显示出艺术节这一平台的活力。

艺术节,还体现了高新科技运用。“云上艺术节”尝试了目前最先进的5G+4K技术,以最快速度传输最高清影像的演艺节目,甚至通过互联网机顶盒“走”进全国偏远地区的家庭屏幕。

同时,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推进下,艺术节也同步推进到无锡、合肥、宁波等地,甚而文旅融合起来。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很多城市已经一票难求,依托艺术节惠民价,在合肥只卖100元一张,以至于上海歌剧团的合肥同行打趣道:“在上海哪怕花了580元买到一张‘电波’票,还不如到合肥来看,100元加上来回高铁票都没有580元呢!”长三角文旅融合,指日可待…… 本报记者 朱光

马上评

城市大舞台

有人说,世界就是舞台,你我都是演员……艺术节,已经可以做到城市处处有舞台——无论是剧场内的标准舞台,还是杨浦滨江可供孩子们绘画的渔人码头阶梯上、上海博物馆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抑或绿地草坪之上,乃至新近颁牌的“演艺新空间”,亦或是一批藏于实体书店、宾馆酒店乃至其他公共空间的非标舞台,都期待着好戏上演。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艺术是人生的镜子。我们能在文化和艺术里面看见自己。举办艺术节、搭建文化交流大平台的根本目的,其实是让人与人面对面,让一方水土流动起来,让各国各地文明互借互鉴。而艺术本身,又能让这个过程折叠时空、赏心悦目。

因而,城市大舞台、演艺大世界,并不仅限于文旅融合、文商结合、文教结合,而且,文化、艺术、旅游、经济、城市发展的破圈与融合,还能更让我们明白自己与国家、自己与世界的关联。文化艺术的作用,往往隐形而长久、引领而弥新。

朱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