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笑傲智运 上海有什么秘诀 读书开阔眼界  下棋成就境界
第14版:文体新闻/体育 2019-11-19

读书开阔眼界 下棋成就境界

聚焦智运会上的大学生棋手

李鎣

王家瑞

要想在棋手路上走得更远,下棋与深造,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随着智运会赛场大学生选手的比重和成绩不断提高,这个结论已经成为过去。本届智运会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的大学生棋手为上海队夺得2金1银,收获颇丰。走下领奖台,他们自己的感受是:多念书,多长棋。

境界高格局大

智运会开赛第三天,就读于上海财经大学新闻系的张涛七段夺得围棋大学生个人赛冠军。于是,就有了棋迷对张涛“写文章里最能下棋的,下棋里最能写文章”的感叹。黑框眼镜,一身白衣的张涛看起来确有几分书卷气,说起下棋与念书,他的回答也透着学府的气息:“上了大学,我的眼界开阔了。”

选择去大学深造时,张涛已经做了多年职业棋手,虽然进过世界大赛的八强,但更多的是起伏不定。“棋下多了,有时你会有这样的感受:好像越学越难了。”智运会夺冠后,财大学子张涛解读当时的困境,“就是自己格局太小了。”进了大学与很多同学交流思想,又从老师那里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张涛开窍了,长棋了。2017年代表财经大学在欧洲围棋大会夺得两座冠军后,他就在当年的CCTV电视快棋赛上折桂,拿到棋手生涯第一座国内锦标。

这个大和小,如果放到棋盘上理解,跟棋的虚与实对应。围棋业余世界冠军胡煜清是财大企业管理硕士毕业生,他解释,围棋不只是比计算力,还有很多虚化的东西要理解,得靠棋手的境界和判断力,“光靠专项技术训练远远不够,需要文化、知识的积累,人生要新的高度,甚至是胸怀和气度。”

能坚持愿奋斗

大学生象棋混合团体赛中,上海财经大学学生王家瑞、李炳贤和李鎣的组合为上海队摘下智运会象棋项目的唯一一枚金牌。上海队第一台棋手王家瑞是财大公共管理学院二年级学生,“过去因为下棋,读书的时间不多,但我数学一直不错,现在在大学学了微积分,依然很有兴趣。”王家瑞这样的棋手,是通过棋牌特长生的渠道进入大学深造的,但上了大学,他和其他同学一样,要争取好的学科成绩,通过考核。

他说,自己平时下棋花去不少时间,但考试是公平的,要合格,要拿奖学金,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这就让你有更多动力去学习,提高效率。”

争夺本次智运会围棋全民团体金牌的过程中,胡煜清和上海队另外6名队友坚持到了最后,仅以2个局分的微弱优势夺冠。他感慨,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也培养了自己艰苦奋斗的精神,“两名实力相近的棋手相遇,要想轻轻松松赢下一盘棋几乎不可能,有时就看谁更能顶得住,拼到底。大学生涯也培养了我作为棋手的精神属性。”

扮使者忙传播

和上海队两名参加象甲联赛的队友不同,李鎣目前还不是职业棋手。但智运会的经历让这名大学生坚定了自己的梦想,“我现在边读书边下棋,算是半专业棋手,将来毕业后希望能成为职业棋手。”

读好书,再追梦。李鎣的案例也为棋牌运动的选材提供了更广的思路。本届智运会的项目设置,进一步向学生运动员倾斜。围棋、象棋、国际象棋和桥牌,均设有大学生选手参加的小项。国际跳棋和五子棋本身没有职业运动员编制,比赛吸引不少大学生参加。未来,搭建更多大学生群体的赛事平台,将是从业余向职业过渡的桥梁,为职业化打好扎实的塔基。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知识积淀和理解能力,是推动棋牌智力项目传播和普及文化的重要力量,同时吸引广大中小学生投入到智力运动中来,增添棋牌项目的人才厚度。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棋牌赛事从国内推广到了海外。像一年一度的世界大学生围棋锦标赛,就在哈佛大学、剑桥大学、悉尼大学等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受到青睐,肩负起传播中国传统智慧和文化的重任,让全世界的高校学子通过智力运动愉快地交流,真诚地相处。

特派记者 金雷(本报衢州今日电)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